(王夕予 葆宗霖)为深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推动红色教育全覆盖,7月以来,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薪火传薪久,砺星砥志坚”“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创新开展“青丝与红领巾的对话”系列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团先后走进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少年宫和社区,通过多元化宣讲模式实现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累计开展活动6场,服务群众500余人。
在保定市金辉养老院,宣讲团举办“致敬功勋·精神永续”主题活动。宣讲团深情讲述王淦昌、郭永怀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通过历史影像和诗歌朗诵再现戈壁滩上的奋斗岁月。
来到保定市儿童福利院,宣讲团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思政课。宣讲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两弹一星”科学家的事迹,并通过有奖问答和趣味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活动中,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互动游戏,普及核工业和国防知识,赠送学习、体育用品,鼓励他们刻苦学习、茁壮成长。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技报国的种子。
走进保定市青少年宫,宣讲团举办“‘人造太阳’的前世今生”科普活动。少年们被“一亿度高温”“海水变能源”等科学奇迹吸引,积极参与互动。活动负责人表示,宣讲旨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励青少年们好好学习,投身未来能源探索。
深入雄安新区容善社区,宣讲团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主题宣讲活动。通过珍贵历史影像和生动案例,向社区居民讲述了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阐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由老中青三代共同追忆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宣讲既是一次红色教育,更激励着新时代建设者秉承“两弹一星”精神投身雄安发展。后续,宣讲团将持续深入基层,让红色基因在新区建设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本次系列活动中,宣讲团注重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相结合,既传承历史记忆,又展望科技未来。老人们感慨“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孩子们立志“长大要当科学家”,社区居民表示“要以科学家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建设新区”。宣讲团让“两弹一星”精神在不同代际间实现有机传承,为红色教育创新提供了有益实践,团队将继续创新宣讲路径,让科技报国、爱国奉献的精神在更广范围内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