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一张蓝图绘到底
“咱村祖辈守着青山绿水,咋就富不起来?”三年前的村民大会上,老支书的话戳中痛点。2021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派驻的驻村干部何世强走进芹坂村时,这个地处华安经济开发区腹地的古村正经历着阵痛——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基础建设落后,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
烟草驻村干部的到来,为这座沉睡的古村注入新动能。在驻村第一书记何世强的办公桌上,摊开着正在编制的崭新的《村庄规划》及《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咱们要做开发区的后花园,就得把生态底色擦亮。”他带着村两委班子走遍田间地头,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治理优、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攻坚:暴雨中的逆行者
2022年6月那场百年一遇的强降雨,造成芹坂村很多老旧民房倒塌。洪水漫过村口石桥时,何世强的声音比雷声还响:“党员先上!”他和镇村干部及热心群众自发组成抢险抗灾队,蹚着积水挨家挨户敲开门板,迅速开展组织撤离、转移安置39名群众。80多岁的独居老人宋阿伯至今记得:“那个烟草派来的何书记,把我从老房子里牵出来的时候,雨水混着汗珠吧嗒吧嗒往下掉,鞋子和裤子全部都是泥土。”
在灾后恢复和灾情认定工作中,何世强积极协调电力、供水、通讯、保险等部门,为41户受灾户共计争取补助资金80万元。当救灾款到账时,他在村民大会上说:“这是党和政府送来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要花在刀刃上!”很快,这41户受灾户于2023年春节前全部入户新居。
图为何世强于2022年6月参与芹坂村“6.2”水灾抗灾现场。漳州城区局(分公司)供图
图为何世强于2022年6月参与芹坂村“6.2”水灾抗灾转移群众现场。漳州城区局(分公司)供图
破圈:老故事的新讲法
如今走进芹坂村,3.5公里的“星火长廊”串起了芹坂村的古井、吸烟亭和精品公园。最吸睛的要数那新改造的直播间,主播对着镜头晃了晃:“这就是我们华安县的特色农产品——北溪乌龙茶和石井大米。”
图为芹坂村部分区域改造前后对比图。漳州城区局(分公司)供图
另一边,达摩云谷研学基地的建设同样令人兴奋,配套的农业产业道路、乡愁记忆研学体体验园地等还成为了影视拍摄基地。更让人惊喜的是,取材当地、融合孝廉文化的短剧《我在92年办村晚》,接连登上多个平台,让这个闽南山村成功“出圈”,成为探索“影视+文旅”融合新路径打造乡村振兴创新样板。
如今,站在村口眺望,曾经820平方米的旱厕、露天粪坑已被拆除,约2000平方米的残垣断壁、废弃建筑已腾退土地建成龙瑞园、芹坂文化公园等精品公园,配套烟草部门捐建的吸烟亭、烟头收集器等设施,芹坂村实现了由“脏乱差”向“净绿美”蜕变。
图为芹坂村部分区域改造前后对比图。漳州城区局(分公司)供图
图为芹坂村幼儿园改造前后对比图。漳州城区局(分公司)供图
暮色中的芹坂村,炊烟袅袅升起。孩童们在新建的公园上追逐、嬉戏、钓鱼。这片浸润着烟草情怀的土地,正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何世强、郭銮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