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领航 逐梦井冈”实践团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2025-08-21 13:07:0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八月,井冈山层峦叠翠,这片被信仰浸润的土地,迎来了一批年轻的寻访者——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领航,逐梦井冈”实践团的17名师生。他们不仅为缅怀与淬炼而来,更希望通过青年一

八月,井冈山层峦叠翠,这片被信仰浸润的土地,迎来了一批年轻的寻访者——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领航,逐梦井冈”实践团的17名师生。他们不仅为缅怀与淬炼而来,更希望通过青年一代的视角和创新表达,唤醒深植于井冈山的革命记忆,推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崭新活力。

触摸墙上的信仰:标语无言,历史有声

伫立在行洲村红军标语遗址前,实践团成员驻足凝望。“实行马克思主义!实行共产主义!”“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三十余条珍贵的红军标语虽历经风雨,字迹仍清晰可辨。泥墙为纸、誓言为墨,九十多年前炽热的信仰,仿佛穿越时空,在墙面上闪闪发光。这一刻,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中沉默的文字,青年与革命先驱完成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从“编织草鞋”到“一日行军”:多维实践激活红色文化

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员们亲手编织草鞋。一针一线之间,“艰苦奋斗”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化作掌心真实的触感。在黄洋界哨口,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聆听者,更是“炮火隆隆”战场的沉浸体验者;在坝上村,他们不仅是来访者,更是急行军中的“战士”与红军灶台前的“炊事员”;在红歌课堂,他们不仅是学唱者,更成为用旋律追寻血脉共鸣的红色传唱人。以“实践”代替“聆听”,用“创造”延伸“讲述”——这正是实践团推动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的最终选择。

从“剧情互动”到“思政课堂”:探索传承红色基因新路径

以青春之语,讲述青春信仰。基于文献梳理和实践调研,团队将课题聚焦于“红色标语转译实践创新”,提出以“剧情互动演绎”为核心,融合调研报告与系列课程,构建“三维一体”的成果体系。

对实践团而言,“剧情互动演绎”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他们将不断探索如何将井冈山的红色标语,转化为可互动、可传播、可感知的现代传播载体,推动红色文化以更年轻、更鲜活的方式进入校园、走进社区、融入日常。实践团成员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搭建起一座座连接革命年代与当代青年的桥梁——让历久弥新的信仰,穿越时空,依然滚烫。星火不灭,终成燎原。(殷泽宁)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