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南阳,烟叶飘香。在南阳市烟草公司烟叶营销中心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料采购中心第一党支部共同组建的“浓香红”大党建联盟引领下,一场以“党建共建聚合力·工商协同促发展”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内乡县王店镇宋沟村的专业化烟叶分拣前置点火热展开。这处设在“家门口”的前置点,让烟叶“数据先跑”,烟农“少走弯路”,成为打通服务烟农“最后一公里”、保障烟叶品质、助力烟农增收的新平台。
支部联建,服务送到“家门口"
天未破晓,宋沟村的烟叶分拣前置点已灯火通明。标准光源箱、折叠分拣台、扫码枪、条码打印机有序排列,静待一天工作的开始。这地方,就是“浓香红”大党建联盟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的实打实体现。
“今天,咱就在‘家门口’给烟叶办‘出生证’!”南阳市烟草公司烟叶营销中心党支部书记刘涛说,为了让服务更上一层楼,我们就在固定场所设立了烟叶专业化分拣前置点,把分级、信息录入这些事直接搬到烟农身边。
河南中烟原料采购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段卫东拿起刚打印的一张烟叶等级条码,介绍道:“把工业需求和收购标准精准落到地头,把河南烟叶的特色优势牢牢锁定在源头。”通过工商双方深度融合,工业标准前置到村级分拣点,实现了对烟叶品质的源头精准把控,有力保障了“河南浓香”烟叶风格的稳定传承。
数据赋能,“电子身份证”保品质提效率
“第一捆上场!”党员志愿者丁新洁熟练地拿起烟叶,眼睛一瞅:“橘黄稍深身份软——B2F!”话音刚落,条码打印机“嘀”的一声,一张包含等级、重量、归属等信息的专属“电子身份证”就贴在了烟筐上。每一次精准分级,都凝聚着对行业标准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实践。这张小小的条码,就是烟草产业链信息化管理的关键一环,为后续的收购、仓储、调运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看着自家烟叶瞬间完成定级、录入,烟农王占魁蹲在门口,脸上笑开了花:“现在种烟叶可方便了!给咱这烟叶弄了个‘电子身份证’,啥信息都有。这数据一赋能,品质提上去了,效率也高了,真是省心又省力!”
金色希望,承载丰收驶向远方
老烟农马三叔感慨道:“以前老人说‘烟叶会说话’,如今这叶子是真‘开口’了!”只见分拣棚内,金黄的烟叶在党员和志愿者手中高效流转——分级、打捆、码垛、插卡,流程顺畅,配合默契。每一座码放整齐的烟捆前,都插着标明等级的卡片,清清楚楚地标识着它们的“门牌”。
段卫东望着分拣台补充道:“标准进村,精准定级,很快这些承载着乡亲们希望的烟叶,就将带着‘河南浓香’的品质承诺,走进工厂、走向市场。”
随着最后一捆烟叶完成分拣装车,马三叔轻抚着码放整齐的烟垛,眼中映满金黄:“这一车车的,是地里的好收成,更是咱过上好日子的盼头啊!”满载的货车迎着晨光驶离村庄,车尾灯渐隐在薄雾中。阳光洒在分拣大棚的红色屋顶上,为整个村庄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
这次“浓香红”党建联盟的生动实践,不仅给烟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探索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链协同、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