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随州暑期实践团队在文旅产业调研之余,应洛阳镇政府邀请开展爱心托管班活动,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据介绍,该镇范围内共有4所小学,其中村级小学仅有张畈小学与建国小学2所。鉴于村级小学所在区域孩子相对集中,家长外出务工较多,暑期看护存在实际困难。经与乡镇干部商议,本次暑期看护班确定于张畈村进行。实践团开设安全、历史、手工、英语等多元课程,为乡村孩子打造充实有趣的暑期时光。实践团成员以青春陪伴为产业调研注入温情,让社会实践兼顾专业性与人文关怀。
初识破冰 温情启航
7月8日清晨,张畈村操场沐浴在阳光下,泥土芬芳中,爱心托管班正式开班。张畈村小学校长亲临现场,与志愿者、孩子们亲切互动,用鼓励的话语为活动注入信心,全体师生合影定格下这一温暖瞬间。自我介绍环节,“姓名接龙”游戏让课堂迅速热闹起来,陌生感在欢笑中悄然消融。
安全筑防 历史铸魂
针对村里水域多、夏季溺水风险高的实际,防溺水安全教育成为开班次日的重点课程。志愿者结合真实案例,细致讲解“远离野泳、同伴遇险不盲目施救”等要点。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与认真记录的模样,彰显这堂生命守护课已在他们心中播下安全的种子。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守护,更让参与文旅经营、农业生产的家长少一份牵挂、多一份安心。
图 1 实践队员姚瑶讲述故事
巧手造物 童趣飞扬
创意课堂上,“扭扭棒趣味手工”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志愿者提前准备了数十种造型案例——从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到色彩鲜艳的花朵,从灵动的小挂件到别致的装饰品,图片和视频展示瞬间点燃兴趣。在志愿者分步演示技巧后,孩子们迫不及待拿起五颜六色的扭扭棒动手尝试:有的跟着示范制作,有的大胆发挥想象,扭出振翅欲飞的蝴蝶、拼出五角星,还有的组合出独一无二的“项链”……教室里满是举着成果分享的身影,欢笑声与创意碰撞,让陪伴的意义在动手实践中愈发清晰。
图 2 实践队员温醒宇与孩子趣味互动
寓教于乐 学以致用
英语主题教学为托管班增添了别样活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志愿者设计了分层方案:低年级从26个字母认读起步,在节奏互动中强化记忆,配合领读练习,孩子们在动与静的交替中熟悉字母发音与写法,课堂上不时响起整齐的跟读声;高年级聚焦常用英语反义词,志愿者结合生活场景解析词义关联,通过对比演示、短句搭配帮助理解,再以“词汇接龙”“情景造句”等游戏巩固记忆。孩子们从起初的羞涩犹豫,逐渐变得主动参与,举手回答的身影越来越多,眼神里的兴致愈发浓厚。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教育陪伴成为乡村振兴的温暖力量,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成长。”实践团队成员徐凯旋说道。洛阳镇中心学校刘校长认为爱心托管班不仅为家长解决了实际困难,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此次实践活动以青春守护为乡村发展添注温情,让社会实践既解民生之忧,又含人文之暖。(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随州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温醒宇 徐凯旋 姚瑶 吴亦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