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内蒙古西乌珠穆沁草原,正迎来一年中最沸腾的时刻,随着发令枪响,“2025穿越西乌旗草原99号公路马拉松”正式开跑,千余名选手自起点鱼贯而出,沿着生态赛道奋力奔跑。在赛程关键节点,身着传统服饰的牧民骑着乌珠穆沁白马、高举五星红旗沿赛道并行为选手加油,尽显草原文化特色。这场中国田协C类认证赛事,不仅是跑者的狂欢,更成为西乌旗“赛事 + 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短短一周后,第三届草原99号公路音乐节又将接力开唱,共同点燃了西乌珠穆沁旗的暑期消费热潮。
从“补给站”到“体验站”
位于马拉松起点文化广场旁的敏杰便利店,早在赛事前一周便调整经营策略,增设能量胶、电解质饮料、防晒冰袖等跑者刚需品,同时将本地特色奶食、牛肉干装入便携小包装,标注“草原能量补给”字样,并免费提供寄存箱包、路线咨询、医疗急救等志愿服务。
“草原99号公路”马拉松奏响速度与美景的交响
“一场马拉松,不只是速度与耐力的比拼,更是一座城市对外展示形象、传递温度的窗口”“许多跑者完赛后返回店里买伴手礼,说要把‘草原能量’带回家”。包敏杰激动的说。
而在马拉松终点蒙古汗城,旅游终端零售户王秋利则将店面打造成“休憩驿站”,增设蒙古包造型的休憩区,供应现煮奶茶和冰凉酸奶,墙面悬挂“99号公路”摄影作品,“游客冲线后最需要歇脚地,我们提供的不只是商品,更是草原的待客之道。”王秋利表示,赛事期间非烟商品销量占比达70%。
选手冲线后的“歇脚处”
打通“赛事+音乐节”消费链
随着“99号公路”音乐节的临近,西乌旗进一步深挖“暑期+”场景,歌游内蒙古品牌引领,不断满足游客“听、唱、娱”需求,音乐节吸引了大量乐迷纷至沓来,从城市到草原,大家带着帐篷与期待,共同沉浸在这场融合草原文化与现代音乐的狂欢之中。
“草原99号公路”音乐节点燃草原夏日旅游
在旅游终端零售店内,店主将黑豹乐队、额尔古纳乐团等演出阵容海报与蒙古族皮雕、马头琴模型组合陈列,推出“音乐节限量礼盒”,内含奶食套餐和“99号公路”主题徽章,零售店单日引流超300人,日均销售额突破万元。更值得注意的是,零售户自发形成“信息共享联盟”,通过微信群实时同步赛事封路信息、音乐节客流高峰时段,协同调配货品。“马拉松选手刚走,乐迷又来了,我们的‘草原风味拼盘’从没断过货!”零售户代表王秋利坦言。
忙碌的旅游终端零售店店主 王秋利
让小店成为草原文化窗口
面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推动文旅体商一体联动”的调研建议,零售终端加速文化赋能,多家店铺增设民俗体验角,有的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奶豆腐,游客可参与体验并购买新鲜成品,有的将商品标签植入草原传说二维码,扫码即可收听“99号公路与白马部落”故事音频,赋予消费文化沉浸感。“以前卖牛肉干就是称重打包,现在我们会讲述牧民传统风干工艺,游客听得入神,复购率也高了。”位于蒙古汉城旅游终端的零售户王秋利分享道。
蒙古族工艺和“99号公路”主题徽章组合陈列
西乌旗不断创新实践路径,探索出“非遗+文旅”赋能的特色发展模式,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双向奔赴,不仅让当地的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得到充分展示与保护,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北疆大地上一颗文化旅游明珠。
当马拉松跑者迎着朝阳穿越草原,当音乐节乐迷在星空下挥舞荧光棒,公路沿线的旅游终端店早已超越传统“小卖部”角色。它们以文旅为媒、以文化为魂,成为“草原99号”公路文旅IP的关键支点。据统计,2024年西乌旗暑期游客达138万人次,而2025年借力“马拉松+音乐节”双引擎,沿线零售户单店日均客流再创新高。(吉日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