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卷烟厂制丝车间叶丝线上,一个挺拔的身影正专注地站在加香机前。他时而查看控制面板数据,时而调整设备参数,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熟练,他就是该厂“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王东。
“香”守到底的匠人
王东在叶丝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加香岗位上,已经默默坚守了三十余个春秋。
“在岗一分钟,精心操作60秒。”王东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东哥”。作为叶丝线上资历最深的“加香人”,他比谁都清楚这个岗位的分量,加香是制丝流程的最后一道关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最终品质。香料配比的毫厘之差、温度控制的细微波动,都可能改变产品的最终风味。“我们是制丝质量最后的保障者和守护者,要高度重视。”他望着传送带上均匀铺开的叶丝,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这句朴素的话语背后,是一万多个日夜的执着坚守。
加香工序看似只是按流程操作设备,实则藏着大学问。温度控制、水分控制……许多参数需要根据来料情况实时汇报中控进行调整。多年来,王东仍然保留着记笔记的老习惯,在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记着二十多页参数调整公式,页边空白处还写满了批注。叶丝线是制丝一线最辛苦的工段之一,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年轻人轮流值守尚且喊累,而今年已五十岁的王东却总能保持着稳定、专业的工作节奏,他说自己早就摸透了机器的 “脾气”:“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省心。”
“丝”毫不差地传承
“东哥对待工作的专业体现在他对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不敷衍、不偷懒。”王东的徒弟是这样描述他的,“他就像一台精准的机器,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而且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最辛苦的工作他总是亲力亲为,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王东从不吝啬与年轻人分享他的经验:“现在年轻人学历高,学理论快,但缺乏实操经验。”王东说,“我的责任就是把三十年积累的经验传下去,让咱们这手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图为王东在生产现场为徒弟讲解质量控制要点(黄心睿/摄)
他的带徒方式既亲切又严厉。有一次,在讲解操作细节时,小张总是记不住一个关键步骤,王东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一边耐心地重复讲解,一边亲自示范,连续重复了四五遍,直到小张完全掌握。小张感激地说:“东哥,谢谢你,我这次终于记住了。”王东笑着说:“没事,只要你能学会,我再讲十遍都行。”
然而,当发现徒弟偷懒走捷径时,王东也会毫不留情地批评。有一次,一名新员工小黄为赶进度,跳过了一道检查程序,平时和蔼的王东当场沉下脸,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严厉,他大声说道:“小黄,检查设备不是儿戏!一点点问题都可能引起质量问题。生产制造,就得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马虎。”小王低着头,满脸通红,小声说:“东哥,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注意。”王东语重心长地说:“知道错就好,咱们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份工作。”
三十年时光,足够让厂区的樱花树长成参天大树,也足够让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沉淀为沉稳可靠的师傅。三十年坚守,也足以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凡的人生。如今的王东,头发里早已掺了霜白,但那双调试设备的手依然稳健如初。每一次调整参数,每一次检查设备,他都全神贯注,力求做到最好。
完成当天工作的王东,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仔细检查着加香机的各个开关,确认所有区域都没有问题后,他才开始一笔一划地填写交接记录。
走出车间时,他的背影显得格外挺拔,这位工匠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守护着那份“坚守品质”的承诺。(黄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