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蜜枣志愿服务队走进山东省滕州市后枣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小课堂"科普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环保实践课,帮助乡村儿童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技能。
图为志愿者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环保知识润童心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吗?"随着志愿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实景图片,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垃圾处理不当带来的危害,引发孩子们对垃圾问题的思考,使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随后,志愿者们创新采用拟人化的"四色垃圾桶"卡通形象,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娓娓道来,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掌握分类知识。
图为同学们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互动问答显成效
"矿泉水瓶属于什么垃圾?""用过的纸巾应该扔进哪个垃圾桶?"贴近生活的问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脑洞大开,提出"奶茶杯怎么分类""废旧电池为什么要单独处理"等有趣的问题,志愿者们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更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环保知识的热情。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互动问答
环保薪火永相传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带领全体同学宣读环保倡议书,鼓励他们争当"家庭环保小卫士",把学到的分类知识带回家。此次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实用的垃圾分类生活技能,更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志愿者们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环保理念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为美丽乡村建设培育新生力量。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杨孟雨 李贝妮 田韵萁 艾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