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梓博团队:绿创团队发力,抑尘环保保护生态环境

2025-08-08 15:03:2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日照绿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张特别的 “作战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标注着每个人的任务:“李然负责原料采购记录”“赵晓宇跟进实验室数据整理”“陈曦

在日照绿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张特别的 “作战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标注着每个人的任务:“李然负责原料采购记录”“赵晓宇跟进实验室数据整理”“陈曦对接合作方需求”…… 这张由张梓博团队共同绘制的图表,生动展现了这群00后大学生的分工与协作。作为一支平均年龄22岁的团队,他们用各自的特长,在抑尘剂研发与推广的道路上并肩前行,书写着属于00后的环保故事。

张梓博作为团队的发起者和核心,是大家眼中的 “领航员”。这个戴着眼镜、说话条理清晰的00后,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沉稳和决断力。在团队遇到分歧时,他总能找到平衡点。记得在确定抑尘剂配方的关键阶段,团队成员因为是否增加某种环保原料而争执不休,有人觉得会增加成本,有人坚持要保证环保性。张梓博没有直接拍板,而是带着大家一起做实验,对比不同配方的效果和成本,最终用数据说服了所有人。“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个人的想法都值得尊重,但最终要以事实为依据。” 这是张梓博常挂在嘴边的话。

团队里的 “技术担当” 戚振宇,是个典型的理科男,不善言辞却在实验室里有着惊人的专注力。为了测试抑尘剂的耐风蚀性能,他曾在风力达到六级的户外,连续观察了三天三夜,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有一次,实验数据出现异常,他硬是熬了两个通宵,一遍遍排查原因,最终发现是仪器校准出了问题。“只要能把技术难关攻克,再累也值得。” 戚振宇抹了抹脸上的疲惫,眼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正是这份对技术的执着,让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社交达人” 焦淑航则承担起了团队的对外沟通工作。这个性格开朗的 00 后男生,凭着一股韧劲,敲开了很多合作方的大门。最初联系沈海高速相关负责人时,对方听说他们是大学生团队,根本没放在心上,几次拒绝见面。但焦淑航没有气馁,他带着团队的实验报告和样品,一次次去拜访,甚至在对方公司楼下等了整整一天。“我就是想让他们知道,虽然我们年轻,但我们的产品是有实力的。” 最终,他的坚持打动了对方,为团队争取到了试点机会。在试点过程中,她每天都驻守现场,及时反馈各种情况,为后续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负责财务和后勤的王继超,是团队的 “大管家”。这个细心的男生,把每一笔开支都记得清清楚楚,为了节省成本,他会货比三家采购原料,甚至在实验室里种起了用来做实验的植物。“我们的资金有限,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赵晓宇说,看着团队的研发项目一步步推进,自己的辛苦付出就有了意义。

团队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在研发初期,由于缺乏经验,他们走了不少弯路。有一次,因为采购的原料纯度不够,导致一批实验样品全部报废,大家都很沮丧。张梓博召集大家开了个 “吐槽大会”,让每个人把心里的委屈和不满都发泄出来,然后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那次之后,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了。” 王继超回忆道。

作为 00 后大学生,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 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善于协作。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在实验室里反复实验,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用青春的活力和热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如今,团队研发的 LC-01 抑尘剂已经在沈海高速成功应用,并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我们虽然年轻,但我们有梦想、有担当。” 张梓博说,团队的目标不仅仅是做出一款好的抑尘剂,更是要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群 00 后大学生,用各自的所长汇聚成强大的团队力量,在环保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青春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相信在未来,他们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为这个世界的绿色发展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