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伴随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热潮,上海市华育中学29届7班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学校“薪火传承少年志 五育并举向未来”暑假五育活动号召,走进徐家汇交大新村社区,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 “‘智’敬银龄 ‘劳’传爱心” 公益实践活动。同学们化身“AI小导师”与“巧手志愿者”,用青春智慧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用辛勤劳动传递敬老温情,在炎炎夏日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赞歌,赢得社区干部和居民连连称赞。
一、 智慧赋能:化身“AI小导师”,手把手破解“数字鸿沟”
为了让社区爷爷奶奶们也能畅享智能时代的便利,7班的“AI小导师”们提前做足了“功课”。他们精心策划、分工协作:
●深度备课: 深入研究老年人常用功能,将复杂的AI应用拆解成一个个简单明了的操作步骤。
●场景化教学: 现场沟通内容紧密贴合老人生活需求:
○语音帮手:说话查天气、发微信
○智能出行:一键导航、打车
○识图翻译:拍照识植物、译外文
○安全防诈:辨别诈骗链接/电话
○影音娱乐:刷视频、听戏曲
活动现场,热情与耐心齐飞:
●一对一,心贴心: 每位同学对接一位或几位老人,全程弯腰、俯身、凑近,确保老人看清听清。
●“手把手”教学: 不厌其烦地反复演示点击、滑动、输入等操作,引导老人自己动手尝试。
●“方言”+“大白话”: 用爷爷奶奶熟悉的语言和比喻解释专业术语,化解理解障碍。
●汗水见证专注: 高温下,汗水浸湿了同学们的后背,额头的汗珠顺着专注的脸颊滑落,但他们始终面带笑容,语调轻柔。当看到爷爷奶奶们独立完成一次与AI对话,同学们的脸上绽放出比阳光更灿烂的笑容。
二、 巧手传情:劳动淬炼成长,团扇承载爱心
此次公益行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同学们用双手诠释了“劳”的深意:
1.用心筹备: 亲手制作教学资料、学习AI知识备课本身就是重要的脑力劳动。
2.挥汗布置: 活动伊始,同学们便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地投入场地准备:男同学们一趟趟搬运沉重的桌椅,女同学们细致擦拭每一张板凳和桌面,确保环境整洁舒适。汗水很快湿透了衣衫,但没人喊累。
3.巧制礼品: 为了给爷爷奶奶们送上一份既实用又饱含心意的夏日清凉礼物,同学们提前采购材料,亲手设计并绘制了精美的非遗团扇。
4.全程服务: 从引导老人入座、发放资料、耐心讲解,到活动结束后的场地复原、物品归位,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同学们在实实在在的体力与脑力劳动中,深刻体会到付出的价值与奉献的快乐。
三、 暖心守护:健康关怀相伴
在倾力进行AI教学和劳动服务的同时,同学们也关注到近期南方个别城市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疫情。为了让爷爷奶奶们安心度夏,同学们化繁为简,重点突出:
●精要科普: 用一两句话点明该病主要通过蚊子(伊蚊)叮咬传播,核心预防就是“防蚊灭蚊”。
●实用关怀: 活动尾声,同学们将亲手贴制的团扇和精心准备的防蚊驱蚊液一起,作为“健康清凉礼包”赠送给参与活动的老人们;这份融合了劳动巧思与健康关怀的礼物,赢得了老人们的由衷喜爱。
活动总结与回响:
华育中学29届7班此次 “‘智’敬银龄,‘劳’传爱心” 社区公益行,是暑期五育实践的生动典范:
●“智”领银龄: 同学们化身专业“AI小导师”,以扎实的准备、耐心的教学、创新的方法,切实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慧生活,用科技架起代际沟通的暖心桥梁。
●“劳”见真情: 从精心制作宣传材料和团扇,到挥汗如雨的场地布置与复原,再到全程细致入微的服务,同学们在躬身劳动中深刻践行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锻炼了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现场的每一幕成为传递爱心与清凉的最美载体。
●五育融合: 活动完美融合了德育(敬老奉献)、智育(AI知识学习与应用)、体育(体力劳动)、劳育(实践操作与创造)、美育(团扇设计与活动氛围营造),全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同学们用真诚的付出和智慧的汗水证明:青春的力量足以点亮银龄生活,劳动的双手最能传递温暖爱心。 这场充满科技感与烟火气的社区行动,不仅让老人们收获便利与温暖,也让华育29届7班学子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担当,为构建和谐友爱社区贡献了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