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奶油又挤多了!不过没关系,再试一次!”直播间里,陈峥专注地演示着甜品制作,略显笨拙的操作和他眼里坚毅的目光吸引了很多观众。
初次见面,颤抖的双手和略带含糊的吐字是陈峥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而网红博主、90后老板、甜品摊主则是他身上的闪亮标签。在顾客和粉丝心中,他更是敢闯敢干、勤奋好学、踏实努力的代名词。
(陈峥在视频中分享甜品制作过程)
病痛困不住向阳心
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18岁的他便早早开始了各种谋生的尝试。然而,由于身体的限制,他屡屡碰壁。他决定从卖鸡蛋、卖矿泉水开始,积攒下一点点启动资金。在他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帮助下,一家乡村小店开张了。店面不大,货品不多,但这却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更是他迈向独立生活的坚实一步。
方寸小店聚微光
(陈铮为顾客扫码结账)
“我真的很感谢小峥这孩子,”90多岁的孙大爷动情地说,“他看见我独自提着米面走回家之后,只要是我的东西,他都主动送上门来。”
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里货品不算丰富,却支撑起了周边留守老人小孩的日常生活。开店之初,陈铮常常看到老人们来买生活用品,大米粮油等重物拖得老人步履蹒跚。他便在店门口挂出“送货上门”的木牌。“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能送到!”一通电话,便解决了老人们的出行难题;一辆三轮车,成了陈峥传递温暖的专属工具。
“我还能利用这个店铺给大家带来什么帮助呢?”陈峥希望这家小店还能释放更多光亮。恰逢茶陵烟草客户经理刘腾来店拜访,为店铺的升级改造指明了方向。如今店内的货架重新布局,各类商品有序排列,社区团购、电费缴纳、金融服务等便民业务可以无缝对接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店门口添置的休闲椅常常“座无虚席”。
尽管拿取商品时手腕仍会不受控制地晃动,陈峥却摸索出了使用扫码机的“独家窍门”。每当巷口的阿姨夸他“算账又快又清楚”时,他总会笑着指指柜台上的扫码机,眼里的光芒比灯泡还要亮。
渐渐地,这间小店成了村民眼里最安心的“全能便民站”。
倔强苔花开遍野
(陈峥在残疾人阳光增收实用技术培训开班仪式上发言)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峥在网上看到提拉米苏的制作教程,被这种“甜中带苦”的独特风味深深吸引,并尝试动手制作。
奶油打发过度结块,手指被烤箱烫出水泡……失败的滋味比咖啡粉更苦涩,但小峥把手机架在货架,记录下每一次笨拙的尝试——“重生之我在茶陵摆摊创业的第XX天”“95后残疾小伙农村看店的日常”,视频中的真实和乐观,让他的视频迅速走红网络。
2024年,陈峥抓住了茶陵县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的机遇,报名参加了系统的烘焙培训。通过专业学习,他的提拉米苏制作技艺日益精湛,一个摆摊创业的念头也随之萌生。那辆曾为村民送货的三轮车,载着他和他的甜品梦想,从乡村小店驶向了县城中心。凭借着日益积累的口碑和网络视频带来的热度,他的甜品摊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50分钟卖完了30盘提拉米苏,我感觉我的世界突然有了光!”陈峥微笑着说道。
(陈峥发布系列视频)
回首过去,他感慨万千。从那个曾经绝望和自卑的少年,到如今成为网红甜品摊主,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和不易。他说:“虽然我不能改变自己的残疾和命运,但我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如何应对它。这一次我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副业的开展并没有让他忘记初心,他依然保持着清晨六点开门的习惯,为留守老人预留特价鸡蛋;货架角落永远摆着方便村民的代收快递箱。
“网红只是一时的热闹,做大家信任的邻居才是一辈子的事。”他笑着说,阳光透过小店的玻璃,照亮墙上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朵在苦难中倔强生长的苔花,早已用芬芳浸染了整片原野,让无数人相信:生命的绽放,从不由命运定义。(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