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路同心,智惠三农”——电子科技大学MBA学子走进南部县架起助农“云桥梁”

2025-08-07 10:02:5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为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改变新农人经营理念,让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大的市场,助力乡村振兴,8月,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助农e起行”公益团队发起了以“电商助农”为主题的公益行动

 为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改变新农人经营理念,让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大的市场,助力乡村振兴,8月,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助农e起行”公益团队发起了以“电商助农”为主题的公益行动。

据悉,该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党支部、MBA联合会指导,并得到了成都莲洲科技有限公司和千里马(四川)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困局:优质农产品的供求失衡

“咱家的柚子品质很好,但只靠传统的商贩现场收购卖不上价,这可咋办?”果农老爹忧心忡忡地凝视着自家果园中挂满枝头的柚子。近年来,四川省南部县的耙耙柑、枇杷、柚子等水果的产量和品质都很好。然而,由于长期依赖线下批发市场,加之中间商的压价行为以及物流过程中的损耗问题,导致水果销售并未形成良性增长。尽管村里曾尝试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运营能力,线上推广效果一直不佳。

躬行:教育赋能,让助农从“输血”变“造血”

为探索现状的转变,“助农e起行”团队组邀请了具备丰富电子商务运营经验的老师,面向广大新农人进行直播理论教学。老师从直播间构建、直播沟通技巧、主播表现力塑造等方面着手,围绕直播营销合规要点、流量增长与运营实战等主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和案例剖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开详细讲解,为学员迅速掌握技能并应用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与实际需求,直播间内学员积极提问,互动频繁,直播点赞量超过5万次。  

破题:把直播间变成“田间课堂”

“助农e起行”团队联合专业师资力量,与南部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外事局共同推进助农实践。此次培训创新采用“场景化直播+沉浸式教学”模式,将课堂直接设在柑橘林、物流车间及非遗产品生产现场。讲师现场拆解有机种植的关键技术,并详细介绍南部县非遗技艺的传承脉络与产品价值。

南部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近几年,南部县一直致力于打造‘升钟福果’区域公用品牌,整合有机鲜食、生态康养、非遗手作等特色产品,如何解决‘会种不会卖’的痛点,让当地老百姓增收,让城市人吃到低价优质的生态果蔬,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次培训能帮助县里的农产品实现从传统销售到技术赋能的跨越。”

随后的线下培训紧扣农产品上行需求,围绕网络商品化路径、直播技术难点、差异化内容策略、流量推送机制、直播间场景搭建等核心模块展开。采用“理论讲解+实操示范+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从选品逻辑到话术设计,从设备调试到互动技巧,系统梳理电商运营全流程。

活动吸引全县众多新农人参与,涵盖农业企业管理者、青年创业者、返乡务工人员、种植养殖大户等多元群体。

扎根:从“象牙塔”到助农“实践场”

为保障活动实效,“助农e起行”团队在直播筹备阶段便扎进一线。团队成员深入果园、冷链运输基地,实地记录柑橘等农产品的特色差异;同步开展南部县产业现状调研,结合市场反馈与农户需求精准锚定培训方向。团队负责人表示:“希望本次公益活动能实实在在帮助到当地农户,通过电商标准化倒推农产品品质提升,形成‘优质优价’循环,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南部县新农人五哥五嫂学完直播带货技巧后说:“以前直播的时候是想着什么就说什么,也没有一个规范,直播效果也不好,家里的40亩枇杷主要还是靠在路边卖,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感触很大,在之前直播遇到的问题在今天的课堂上也得到了解决,回去后就把老师讲的直播技巧用上。”公益团队为村民留下的不仅是一次培训,更是一本运营手册——青年们用专业知识编织的“数字藤蔓”,正让更多农产品顺着网线“生长”。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