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青绿智膜”团队研发的全降解纸基膜材料在多地落地试用

2025-08-05 11:24:3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南宁市武鸣区的一块玉米田里,农户老李正站在地头查看出苗情况。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季他的田里铺上了一层褐黄色的纸质地膜。“踩下去软软的,苗从小孔里钻出来,不费劲。”他说,“最关键是过完季

在南宁市武鸣区的一块玉米田里,农户老李正站在地头查看出苗情况。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季他的田里铺上了一层褐黄色的纸质地膜。“踩下去软软的,苗从小孔里钻出来,不费劲。”他说,“最关键是过完季不用捡,省心。”

这种被农户称为“纸膜”的地膜,其实是广西大学“青绿智膜”团队研发的一款全生物降解功能纸基膜。它的原料是甘蔗渣——一种在广西大量存在却利用率不高的农业废弃物。研发团队用了3年时间,想方设法把这类废料变成有用的农资。

为确保膜材的实际可用性,团队在多轮试验中与农户、农技人员保持沟通,针对膜材的铺设方式、作物出苗情况及雨季耐受性进行了多轮调整。项目负责人表示,团队更关注膜的“好用性”,而不仅仅是“能降解”,真正让农民愿意用、能用上。

围绕农户的反馈,团队确定了膜材的几个重点方向:要能抑草、要能保水、还要能降解。后来又在实验中增加了一项新功能——供肥。团队通过把尿素颗粒压进膜体,在田里实现“地膜+肥料”一体化。“不需要再单独撒一次肥,肥还能慢慢释放,苗吸收得更稳。”在桐城市参与甘蔗试验的种植户陈师傅说。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经与桐城市鑫友塑业、宝琦塑业、桐樾包装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部分膜型已进入生产环节,用于区域示范推广。农户反馈显示,该膜每亩可节省除草和施肥成本三四百元,部分作物产量也有明显提升。

团队目前正在准备设立科技型公司,将膜材产品推向更多市场。与一般实验室研发不同,他们更强调和使用端的配合。产品从实验室到农田,不是一次性交付,而是一个不断反馈优化的过程。“我们不急着铺量,更看重适配性。”团队负责人曾华丽说。她并不愿意用“成果转化”这个词来形容这个过程,“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帮农民解决一点实际问题,让他们愿意换一种方式种地。”

该项目团队由多学科背景研究生组成,自项目启动以来,围绕可降解膜材料展开了实验室研究、工艺优化与田间验证的全流程工作。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技术迭代与多地试用,推动更多农业应用场景实现可降解膜替代。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