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科技学院团委携手广东茂名市高州市、广东湛江市坡头区、广东吴川市,共建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旨在深化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服务广东省“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拓展校地协同创新机制。
7月4日至5日,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罗如学率队赴前线走访慰问8支实践队伍,重点为团高州市委、团吴川市委、团坡头区委挂牌“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并为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村委会、电白区林头镇黄阳村黄阳小学挂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其中,高州市工作站是学校在湛江市外首个共建点,标志着校地深化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启合作新篇章。
在茂名地区,多支实践团成果亮眼。“乡约高凉”实践团与高州市分界镇政府结对,在储良流域16个自然村推出云认养模式,探索“岭南风情+现代农业”农文旅联动路径;“筑梦高凉”实践团聚焦杏花村,融合AI技术与乡村教育,开展儿童趣味心理教学;“荔翠岐黄”实践团联合根子镇政府,通过支农、支教、支医三维联动助力当地发展;“青矜传知”实践团依托专业优势,以“五育并举”教育实践助力乡村儿童成长。
高州市工作站揭牌仪式上,校团委副书记冯浩正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强化思想引领,通过理论宣讲、社会调查等厚植青年家国情怀;二是深化校地协作,完善机制共促“百千万工程”落地;三是发挥高校优势,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地方办实事。
近年来,该校实践团队持续深入湛江坡头区、吴川市乡镇,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领域开展实践,形成丰硕成果。“兰石先锋”实践团挖掘红色文化、调研禾花米产业,助力兰石镇多元发展;“学服筑梦”实践团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推动吴川洪拳非遗传承;“岩羊”实践团调研湛江古建筑并制定活化策略;“青苗暖阳”实践团开展支医支教、义诊,推广中医知识与太极拳。
吴川市、坡头区工作站揭牌座谈会上,校团委副书记彭俊杰介绍,突击队精准对接地方需求,在农旅融合、海洋生态保护、乡村景观设计等领域开展实践,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实效,为湛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罗如学对校地共建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为载体,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为中国梦贡献力量;二是深化校地合作,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发挥高校人才科技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三是借实践活动完善育人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签约前,坡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文韬介绍当地发展情况,感谢学校支持,并以徐闻县角尾乡为例,鼓励突击队挖掘坡头特色,将创意用于地方建设。
此次共建是贯彻省委“百千万工程”与“双百行动”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学校将秉持“地方所需、高校所能”原则,持续为地方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校地互利共赢、高质量发展。(冯佳佳 曾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