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武穴市物流网络四通八达,寄递渠道日均处理包裹高达超三万件。随着电商经济蓬勃发展,非法寄递卷烟行为呈现“化整为零、跨区流转、伪装隐蔽”等新特点,给烟草市场监管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武穴市烟草专卖局立足“守土有责”的监管使命,以“源头防控、环节管控、全域共治”为治理框架,构建多维度寄递渠道监管体系,为维护市场秩序筑牢坚实防线。
靶向宣教,筑牢思想防线
“您看这个快递单,收件人姓名模糊、地址只写‘武穴市区’,这种包裹就得重点核查。”在武穴市快递物流园,专卖执法人员小刘正拿着一份模拟快递单,向快递员们讲解识别技巧。针对寄递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法规认知不一的特点,武穴烟草创新“分层分类+场景化”宣教模式,让普法更接地气。组建“流动普法队”深入12个乡镇(街道)的快递网点、物流集散中心,通过“案例情景剧”形式,再现“用渔具包装伪装卷烟”“拆分多单规避检查”等典型违规场景,让快递员直观理解《烟草专卖法》中“每人每次限寄2条卷烟”的规定。如今,全市所有快递网点均建立了“涉烟包裹登记台账”,一线收派员主动拒收超量卷烟的意识显著提升。
联动联控,织密监管网络
日常监管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模式——随机抽取执法人员、随机选定快递网点,检查结果同步公示。“光靠烟草部门单打独斗远远不够。”武穴烟草专卖局稽查中队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在快递企业设立“监管联络员”,由企业专人负责涉烟线索初核,形成“企业自查+部门核查”的双层过滤机制。
数据赋能,提升监管效力
这是武穴烟草运用数据分析构建的“风险识别模型”,通过分析寄递频次、地址集中度、物品描述等12项指标,自动生成“可疑包裹清单”。依托该模型,执法人员精准锁定监管重点;对农村偏远地区的“高频收件点”,协调乡镇综治办开展“入户核查”。“科技让监管从‘大海捞针’变成‘精准靶向’。”武穴烟草专卖局稽查大队工作人员表示,今年通过数据发现的涉烟线索同比增加40%,案件查处周期缩短50%。做到规范寄递渠道是守护市场公平的关键一环。
下一步,武穴市烟草专卖局将持续深化“宣教引导、数据赋能、跨区协作”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凝聚社会共治合力,让非法卷烟在寄递渠道无处遁形,为营造清朗的市场环境提供坚实保障。(寇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