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耘二十年,东宁药业破解沙棘里的"健康密码"

2025-07-30 13:18:5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7月15日,辽宁东宁药业有限公司与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正式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校企“联姻”也折射出一个产业的新动向,曾被低估的沙棘,正以"生态+健康"双引擎,成为乡村振兴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

7月15日,辽宁东宁药业有限公司与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正式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校企“联姻”也折射出一个产业的新动向,曾被低估的沙棘,正以"生态+健康"双引擎,成为乡村振兴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支点、“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典型案例。

作为东宁药业的掌舵人,“沙棘女皇”孔东宁从二十多年前就与沙棘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在她的带领下,东宁药业已从寂寂无名,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沙棘、蜂胶、花粉制品生产企业,以多项专利技术为支撑,持续引领产业革命。

药食同源“联璧”蓝海产业

孔东宁出生于山东曲阜,刚出生就随着支援东北建设的父母从山东来到辽宁。

2002年,孔东宁义无反顾地收购了原辽宁沙棘药业有限公司,次年正式成立东宁药业。同年10月,东宁药业的沙棘种子随"神舟五号"遨游太空,成为我国首批太空沙棘种子,也埋下了东宁"科技兴企"的基因。“看着电视里火箭升空的画面,我的手心全是汗。”孔东宁说,“那是我们第一次把沙棘和‘高科技’联系起来。”

2004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将沙棘作为生态经济树种重点推广。孔东宁抓住政策窗口期,在阜新建立首个标准化沙棘种植基地。“那时候的阜新,下岗职工比沙棘树还多。”孔东宁回忆,“2004年公司通过GMP认证时,生产线上的工人70%是下岗再就业职工。”

相关数据显示,从2004到2008年间,东宁药业带动当地上百名下岗职工再就业,订单农业模式覆盖周边2000余户农民,沙棘树变成了“摇钱树"。

攻坚科技破译产业痛点

近年来,人们在健康领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食品行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沙棘作为"药食同源"的代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正在成为新增长极。问题是,我国沙棘产业曾面临四大瓶颈:品种选育滞后、提取工艺低效、企业规模小、科研投入不足。

2004年,孔东宁"三顾茅庐"请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傅建熙教授,在其"三溶剂体系提取沙棘黄酮"的专利成果基础上,沙棘黄酮提取率达到99%,纯度可达83%。但是,创新之路从未平坦。当技术进入中试阶段,设备调试连续失败了无数次,"当时傅教授就带着学生住在车间,逐个参数排查。"孔东宁回忆。这项突破不仅意味着中国沙棘产业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改写了中国沙棘产业史,推动沙棘从"初级农产品"升级为高附加值的"大健康原料"。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沙棘的加工和利用主要局限在果肉,大量果渣、果核被废弃。2011年,针对沙棘资源粗放式加工、利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的状况,由傅建熙教授主导的“沙棘资源无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发明了“虹吸式多功能提取罐”和“循环式多功能提取浓缩机组”两项大型工业设备制造技术专利。凭借"无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绿色工艺和“药食同源”的文化内核,东宁药业在将沙棘精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延长了沙棘产业链、提高了行业生产标准、促进了沙棘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抓住机遇摹画产业振兴

如今,沙棘产业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各类沙棘加工企业5000余家,年产值达270到300亿元。前景广阔,但挑战仍在,优良品种选育滞后、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产业升级。

然而,孔东宁的目标已经从"做好一家企业"升级为"振兴一个产业"。她探索出的"农户种树-企业收果-碳汇变现"模式:与农民签保底收购协议,提供种苗技术;每收1公斤果补贴0.5元,带动阜新及周边的沙棘种植面积超10万亩,户均年增收8000元。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肩负起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据孔东宁介绍,目前东宁药业已建立起从育种(包括太空育种尝试)、种植(公司+农户模式)到精深加工、产品矩阵(拥有多个保健食品批号)、销售渠道的全产业链模式,完全确保对于消费者拿到手中的每一样产品的品质掌控。目前,东宁药业的产品种类达到56个,未来可以达到60多个。

孔东宁说,“我们的沙棘黄酮产品早就通过了美国FDA认证,但现在最大的市场还是中国。我们一定要确保原料不被滥用,确保所有环节都安全可控,才能真正确保产品的独特性和高质量。”

孔东宁告诉采访人员,"未来十年,我们要做三件事——建设10万亩有机沙棘基地、研发10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带动10万农民持续增收。"2025年7月东宁药业与与沈阳农业大学的合作正是关键一步:双方将共建沙棘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品种改良、深加工技术研发,推动"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闭环。

结语:久久为功 步履不停

二十多年的时间,孔东宁和她的东宁药业把一棵灌木写进了中国大健康产业的目录里,也把“东方安宁”的期许,播撒进了更辽阔的未来。

从产学研到科工贸,沙棘的全产业链承载着生态与经济的双重使命,孔东宁的个人创业史,不仅映照着东宁药业的崛起,更将沙棘的故事写满了"坚韧"与"创新"。正如孔东宁所言:"沙棘浑身是刺,却用最坚硬的外表守护最柔软的内心。”而这,或许就是产业振兴的真谛:既要扎根土地,更要心向远方。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