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孝陵到七桥瓮:河海大学团队用力学视角"对话"六百年古建

2025-07-28 14:52:20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从明孝陵到七桥瓮:河海大学团队用力学视角"对话"六百年古建7月11日至16日,河海大学"古韵新承"实践团队赴南京明孝陵、七桥瓮等历史建筑遗址,开展古建筑力学调研与科普活动,探寻传统建筑中的科学智慧。在明孝陵,

 从明孝陵到七桥瓮:河海大学团队用力学视角"对话"六百年古建

7月11日至16日,河海大学"古韵新承"实践团队赴南京明孝陵、七桥瓮等历史建筑遗址,开展古建筑力学调研与科普活动,探寻传统建筑中的科学智慧。

在明孝陵,团队成员运用专业力学知识调研斗拱结构,分析其荷载传递原理。通过实地测绘与结构推演,同学们深入解读了600年古建筑的抗震、排水等科学设计。

图1 团队成员对斗拱结构进行调研分析

调研明孝陵过程中,团队积极与游客互动科普。"您知道神道为何设计成弯曲状吗?"队员们用通俗语言讲解建筑中的力学原理,让游客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感受到传统建筑的科学价值。

七桥瓮的考察更令团队惊叹。渐变式桥洞符合流体力学原理,桥墩神兽兼具装饰与水位监测功能。当地老人指着战损痕迹讲述历史故事,为古桥增添了人文厚度。"古人的智慧令人敬佩,这些设计至今仍具参考价值。"队员感慨道。

图2 南京居民为团队成员讲解七桥瓮历史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子们深化了专业认知,更通过科普互动,让公众重新发现古建筑中的科学魅力。正如队员所说:"保护古建筑,既是传承文化,也是致敬科学。"(通讯员 潘琰 骆一凡)

图3 团队成员于七桥瓮前合照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