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融·共鉴”中触摸民族团结的温度——一名油画学子的参展实践与思考

2025-07-25 12:39:5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作为一名中央民族大学油画专业学生,很荣幸以参展作者身份,记录“互融·共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美术作品展”的深刻体验。2024年12月5日,“互融·共鉴——

作为一名中央民族大学油画专业学生,很荣幸以参展作者身份,记录“互融·共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美术作品展”的深刻体验。

2024年12月5日,“互融·共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美术作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盛大启幕。此次展览由国家民委指导,民族文化宫主办,民族文化宫民族画院(国家民族画院)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院校美术院系共同承办,汇聚全国美术创作力量。开展当日,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及承办单位领导,美术家代表、媒体与观众共百余人齐聚,见证这场民族文化艺术盛宴启幕。

摄影:谢一丁

展览从全国投稿中精选115幅佳作,搭配13件民族文化宫美术藏品,以“礼赞”“炫彩”“奋进”“圆梦”为单元,展览集中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满达老师的油画《冰雪那达慕》以粗犷的笔触描绘蒙古族传统体育盛会,将草原文化的生命力与现代艺术语言结合,让观众在色彩与构图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活力。

满达《冰雪那达慕》油画 130·180cm 2024

漫步展厅,不同画种、多元风格的作品,生动诠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更让我意识到:艺术创作是记录民族情感、传递文化认同的桥梁。身为油画学子,能以学生代表、参展画家参与这场铸牢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实践,是荣幸,更是鞭策。

王敏《大凉山风电交响曲》布面油画 180·220cm 2024

靳辉《瀚海游龙》绢本 193·178cm 2024

我的油画作品《节日颂歌·引水节》有幸入选参展。画面聚焦少数民族传统引水节场景,山峦余晖作底,烘托节日的庄重与温暖;人物状态、动作细节,还原民俗本真,传递各民族对水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内涵——各民族文化的独特表达,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繁茂根系。

谈一霖《节日颂歌·引水节》220·176cm 布面油画 2024

开幕式上,民族文化宫党委书记、主任任毅以“共喜盛举”“共襄盛业”“共赴盛愿”寄语,强调展览对展示“铸牢”主题创作成果、反映民族地区风貌的意义;艺术家代表殷会利盛赞展览的创意与价值,肯定民族文化宫作为文化阵地的作用。我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创作中对民族文化交融的理解:各民族文化互鉴,如同画中烟火,汇聚成温暖且有力量的文化共情,这份感悟也将持续滋养未来创作。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钟廷雄同志点明展览价值,宣布开幕,让艺术赋能铸牢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正式落地绽放。

展览虽已结束,但它留给我的思考仍在延续。作为一名油画创作者,我深刻体会到:艺术不仅是技法的锤炼,更是文化的对话、情感的共鸣。此次展览的作品中,从材料创新到生活观察,从光影叙事到情感提炼,每一幅作品都在提醒我:真正的好作品,既要扎根传统,又要观照现实;既要展现民族特色,又要传递人类共通的情感。未来,我会带着这些思考,继续在“观察生活、锤炼技法、表达真情”的路上深耕,让笔下的色彩不仅有艺术的温度,更有民族团结的力量——这既是对展览主题的回应,也是一名艺术学子对时代的承诺。

(供稿:谈一霖 中央民族大学)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