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网新疆昌吉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智能轨道式及移动共享式充电桩研究与应用,为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绿色出行注入强劲动力,在解决充电难题上成效显著。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关键。2025年初,多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全国充电桩保有量要达1500万台以上。国网昌吉供电公司敏锐捕捉政策导向,迅速将智能充电桩项目作为重点工作推进。
在解决充电难题上,该智能充电桩优势突出。传统充电桩固定安装,占用大量土地且建设成本高。而智能轨道式充电桩通过轨道灵活移动,为多个车位充电。一条10米轨道可服务背靠背的10个车位,大大节省土地资源。同等车位数量下,其建设成本较传统充电桩降低近48%。以100个车位的公共停车场为例,传统充电桩建设总成本约178万元,智能轨道式充电桩仅92.25万元。
昌吉地理环境多样,传统充电桩安装使用受限。智能轨道式充电桩采用天轨设计,能适应复杂路线和环境,不受地形空间限制,为各类地形下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可靠充电服务。
“油车占位”“满电占位”问题长期困扰车主,智能充电桩实现智能化控制。用户扫码即可召唤,充电桩自动移动、精确定位、自动收放充电枪、智能充电及自动结算,有效避免占位,利用率大幅提高。投入使用后,占位问题发生率从30%以上降至不足5%。
此外,智能充电桩具备柔性复合控制技术,可根据配变设施容量控制输出端负载,还能就近利用剩余负荷,减少前期投资。在昌吉某区域应用中,减少约30%的电力设施新建投入。
近年来,昌吉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每月以10%的速度递增。国网昌吉供电公司的智能充电桩满足了市场对充电便利性的需求。未来,随着5G、物联网技术成熟,智能充电桩将更智能化,参与电网调峰、实现绿色充电。国网昌吉供电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升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绿色出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