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千年古都“文化菜单”持续上新

2025-07-22 16:57:2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2025年6月,商务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重点项目目录,西安3家企业、2个项目入选,再次彰显了西安文化的过硬实力。十三朝帝都,文脉

今天的西安仍是“一座可以吟着唐诗回家的城市”。在这座充满诗意的古城,文化自信如同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滋养着每一寸土地。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蓬勃的现代文化生态,西安文化产业根深叶茂,活力迸发。2024年西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812.94亿元,增长2.6%。多年来,西安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优化服务举措,为文化企业减负担、添动力、畅渠道,助力文化产业在千年古都的沃土上拔节生长、硕果盈枝。

古韵新声:改制文化企业乘势突围

“我们每年都会下乡开展上百场演出,把文艺演出送到村民家门口。”近日,带队前往兴平市冉庄村演出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梅花奖获得者边肖说,自2007年10月推出“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以来,该院已连续演出4000余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为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是至今仍在延续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古老剧种上深耕不辍,目前拥有4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24年还参与了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的演出,向全球观众展现了秦腔技艺。

文化企业被视为社会的精神工坊,离不开各界的支持。“我们牢牢把握文化单位的特性,做好政策引导、服务优化和合规监管,推动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税务部门推出《文化企业相关税费政策及税务风险提醒》,精准推送适配税惠政策,定期帮助文化企业梳理演出收入的确认、成本费用扣除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点,帮助规范财务和税务管理流程,避免因税务问题影响正常运营。

“由于我们是非企业型事业单位,税务人员此前主动上门解读了2024年国家发布的有关公告,让我们顺利享受到了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研中心主任胡建琴说。

据悉,2025年西安市计划培育发展一批演艺、文化设施运营和文化科技装备研发制造企业主体,新增规上文化企业50家,文化软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抢占高地:点亮“短剧之都”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西安凭借微短剧承制公司数量多、质量高的优势崭露头角,冠有“短剧之都”与“西北横店”之称。《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 (2024)》指出,全国100部微短剧中约60部诞生于西安,全市产业链中游制作公司超过200家,市场规模超50亿元。

“西安有着成熟的产业链集群和政策支持,这是我们在这条赛道中走下去的动力。”光影品尚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梁亮说,公司快速健康成长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帮助。“不久前,税务人员专门上门指导,在影视项目跨地区拍摄涉及的税务申报问题上,帮助我们规范了异地取景的进项税抵扣操作。针对影视制作成本归集中的税务处理分歧,详细解读了最新税收政策,给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

据西安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税务部门紧扣短剧产业轻资产、高创意、快迭代的特点,以“政策穿透式落实、服务全周期跟进、生态链协同共建”为路径,为短剧产业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崛起”提供了税务解决方案。

在西咸新区、曲江新区等短剧集聚地成立“影视行业税务专家”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从剧本创作到发行分账的全流程涉税指导。与西安市文旅局、广电局建立“短剧产业数据池”,定期交换企业注册、作品备案、分账收入等信息,精准定位符合优惠条件的企业。针对短剧企业普遍为中小微主体的特点,税务部门精准匹配“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等普惠政策。

以“文化+”为抓手:让惠民场景“活起来”“暖起来”

长安书院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统筹运营,是西安市“八个新突破”为民实事重点项目,开创了全国公益性图书馆与经营性文化空间融合发展的先河。打造的“阅读+”复合型文化空间,不仅提供精品图书服务,更融合生活美学、潮流文创、科技体验、古籍文玩等多元业态,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文化消费新场景。然而,作为西安市重点文化商业综合体,长安书院在2024年筹备期却面临“文化+商业+物业”多元业态融合带来的复杂税务管理挑战。

在这一关键阶段,西安税务部门创新推出的“三维度税收服务方案”为企业送来了“及时雨”:针对图书、展览等文化板块实施免税政策扶持,零售、餐饮等商业板块适用现代服务业管理,物业服务板块则采取差额征税方式。这种精细化、差异化的税收管理,不仅精准破解了混合运营模式下的政策适用难题,更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项目正式运营后,税务部门根据公司发展需求,仍与长安书院保持常态化、高质量的沟通机制,定期对政策适用范围、申报流程、材料要求等内容进行解读辅导,确保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的同时尽享税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西安浐灞国际港税务局局长胡强说。

按照《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西安近年来一直在加强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推进科技赋能新兴文化创新发展,计划到“十四五”末,西安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5万个,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950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走在西部地区前列。

西安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精准税惠政策落实进一步激活西安文化产业创作基因,拓展政策赋能范围,疏通产业发展堵点,使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陈显信   董之玲 胡敏荣 吴梦)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