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战士从不退役,他们只是转移了阵地

2025-07-22 11:58:4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清晨六点,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包车间的生产任务还未开始,只有零星的几盏灯提供照明,有一个身影,已经在机台上忙碌:只见那人以标准的军姿蹲在生产设备前,薄如蝉翼的包装纸在他指间上下

清晨六点,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包车间的生产任务还未开始,只有零星的几盏灯提供照明,有一个身影,已经在机台上忙碌:只见那人以标准的军姿蹲在生产设备前,薄如蝉翼的包装纸在他指间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精准完成辅料安装。那是张荣兵的身影,他是一名退伍兵,他带着勤学好问和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来到制造中心,他用铁的纪律与信念当起了卷包车间的“新兵”。

黎明破晓:“突击战术”抢占先机

天色微亮,车间里的灯光逐渐多了起来。生产设备操作工李鹏威走进车间,一眼就看到了在机台前忙碌的张荣兵,惊讶地说道:“荣兵,你咋来这么早?今天又不用你保养设备。”张荣兵停下手中的动作,回头笑着说:“李师傅,我想趁着这会练习下您教我的辅料安装,设备运行时速度太快,我怕跟不上耽误生产,就早点来练练。”

李鹏威听后,劝道:“这动作不难,多练几遍就会了,等设备运行稳定,我找机会降速让你操作,何必这么辛苦早来呢?”张荣兵却认真地回答:“李师傅,我去年年底才退伍到单位,比其他新同事晚了几个月,得抓紧时间赶上大家啊!”

为了尽快赶上同事们的进度,张荣兵开启了自己的“突击战术”,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利用这段“时间差”进行强化练习。在一次次的晨间练习中,他的手指愈发灵活,操作越来越熟练,不仅迅速弥补了入职时间带来的差距,还将设备操作技能提升到远超新员工要求的水平,实现了从“新兵”到“熟手”的快速蜕变。

张荣兵正在查看设备运行状态

暗夜逐光:“持久战”攻克知识堡垒

下班后的员工餐厅,在领餐的队伍中,张荣兵却显得格外醒目,与别人只拿着餐盘不一样,他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生产设备操作手册。原来,为了快速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技巧,张荣兵专门找了维修工师傅,借了这本操作手册,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认真阅读这本手册。

生产设备操作手册专业性极强,对于没有相关基础的人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一同进厂的小伙伴劝他:“哥,这手册太难懂了,不如多找师傅们请教,效率更高。”张荣兵却有自己的想法:“我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如你们,师傅讲一遍我很难记住,看书虽然慢,但能反复琢磨,把基础的弄明白了,再去请教复杂的问题,这样效率反而更高,还能从理论层面更好地理解设备。”

就这样,张荣兵通过主动查阅技术资料,学习理论知识,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生产设备知识图谱,无论是卷烟设备还是包装设备,他均有涉及,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成了他学习“充电”的好机会。设备操作知识不仅被他抄在了本子上,也被他记在了心里,这种深度学习使张荣兵有效扫除了设备原理知识盲区,构建起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

张荣兵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实操训练

火线出击:“侦察兵”思维破解难题

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对于张荣兵来说,就是新的“战场”。每当设备出现故障停机,他就像一名训练有素的侦察兵,迅速投入“战斗”。他仔细观察操作工处理故障的每一个步骤,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等问题解决后,还主动与师傅们一起分析故障原因。

“为什么这次商标纸下落行程会异常?料库的检测装置具体监测哪些关键部位?”“师傅调整下游设备速度的依据是什么?停机后清理检测探头又有什么作用?”他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都直击要害。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他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有时提出的见解连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不禁赞叹:“没想到你思路这么灵活,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从晨雾弥漫到星斗满天,张荣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三种力量:“勤奋”让他以“时间差战术”追赶光阴,每日提前一小时上班练习操作技术,将辅料安装每一个步骤都化作指尖的肌肉记忆;“好学”使他以“持久战思维”攻克短板,在操作手册的字里行间搭建知识堡垒,用手写笔记重构设备运行的底层逻辑;“好问”则令他化身“故障战场”的“侦察兵”,在生产现场抛出精准提问,用“为什么”的利刃剖开技术迷雾遮蔽。

张荣兵正在认真检查产品质量

在这个“隆隆”声不止的车间里,“老兵”的冲锋号从未停歇,“新兵”加速成长也从未止步。每个提前到岗的清晨都是张荣兵“新战役”的启幕,每次故障报警都是他突破防线的契机,每本翻旧的手册都是他攻占的高地。张荣兵的故事还在继续,如同精密齿轮咬合的韵律时刻提醒着我们:真正的战士从不退役,他们只是转移了阵地!(孟家栋 王中杰)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