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双城街道崇德社区村的葡萄基地里,藤蔓缠绕的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紫的像玛瑙,绿的似翡翠,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志愿者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跟随着何建书记的脚步,开启了这场充满乐趣与收获的葡萄之旅。
“大家看,采摘葡萄也是有讲究的,要用剪刀从葡萄果柄处轻轻剪下,注意不要损伤葡萄藤,这样才能保证来年的产量。” 何建书记一边示范着正确的采摘方法,一边向志愿者们耐心讲解。志愿者们认真聆听,随后纷纷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葡萄架下,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葡萄。
图为志愿者一起采摘葡萄瞬间 陈冰雨摄
有的志愿者踮起脚尖,仔细寻找着藏在叶片后的 “葡萄王”;有的则相互配合,一人托着葡萄串,一人动手剪切,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是我第一次亲手采摘葡萄,感觉特别有意义,原来一颗小小的葡萄背后,还有这么多门道。” 志愿者小王捧着自己采摘的葡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在采摘过程中,何建书记还向志愿者们介绍了 “凉姜葡萄” 的独特之处。“我们的‘凉姜葡萄’之所以个大、多汁、味甜,是因为这里气候温润、水土丰饶,再加上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技术。” 何建书记指着葡萄藤上的避雨设施说,“这种避雨促成栽培技术,不仅能提高葡萄的质量,还能让葡萄提前 20 天左右成熟,抢占市场先机。”
图为志愿者一起采摘葡萄瞬间 汪莉萍摄
采摘结束后,何建书记与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专门围绕葡萄的种植与采摘进行了细致讲解。没有热闹的展销场景,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书记口中的 “葡萄经” 上。
“咱们这‘凉姜葡萄’能有今天的口碑,全靠精细化的种植管理。” 何建书记从土壤改良说起,“一开始这片地的肥力不够,我们组织村民施有机肥、调酸碱,光是土壤调理就花了近两年时间。” 他指着远处的葡萄架,“你们看那些整齐的避雨棚,这是我们引进的避雨促成栽培技术,既能防病害,又能控温保湿,葡萄成熟时甜度能提高 2 到 3 个点,还比露天种植早上市 20 多天。”
谈到采摘环节,书记更是打开了话匣子:“采摘可不是简单摘下来就行。什么时候摘、怎么摘都有讲究 —— 要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摘,这样葡萄不容易坏;摘的时候得拿剪刀从果柄根部剪,不能硬拽,不然会损伤藤条影响来年结果;装筐时还要轻拿轻放,一层葡萄一层软纸,防止运输中压坏。” 他还特意提到,村里每年都会组织种植户培训,从疏花疏果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有技术规范。
志愿者们听得入神,不时举手提问。“书记,葡萄从开花到结果要多久呀?”“不同品种的葡萄管理方法一样吗?” 何建书记一一解答,还分享了自己年轻时跟着老技术员学种葡萄的经历:“以前没技术,葡萄要么长不好,要么熟了烂在地里。现在有了科学方法,加上合作社统一指导、统一销售,村民们种葡萄的底气足得很。”
图为志愿者一起采摘葡萄瞬间 雍炜摄
“原来一串葡萄背后,藏着这么多学问和付出。” 志愿者小张听完后深有感触,“这不仅是种植技术的进步,更体现了乡村发展中那种踏实肯干、不断探索的精神。回去后我要把这些种植经验整理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凉姜葡萄’为啥这么甜。”
此次理宜力行,崇德致远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之葡萄采摘体验,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希望。相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双城街道会继续走出独具特色的致富奔康路,结出更多的 “致富果”。(王昊、黄梓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