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州区黄集镇黄石路,有一家不起眼的便民小店。它见证了店主冯燕舞夫妇二十年的辛勤付出与经营智慧,如同小镇的一部分,默默记录着时光流转,也映照着黄集镇不息的生机。
初出茅庐:青涩少年的逐梦之旅
二十六年前,初出校门的他,怀揣憧憬和事业梦想。他来到一家便民店从学徒做起,为了尽快学有所成,冯燕舞每天第一个到店,抢着打扫、整理货物,吃苦耐劳,虚心求教。周边老板们夸他勤快机灵,店老板更是赏识。冯燕舞如海绵般汲取营商知识:从货物陈列到供应商谈判,从进货策略到成本控制,他无不细心钻研。寒冬凌晨四点,他已在前往批发市场的货车上颠簸,冻得手指通红也只是呵口气便继续干活。在账本上记下的每一笔工整清晰,如同他对未来的规划。三年的学徒光阴,打磨了他的技能,铸就了坚韧意志,更在他骨子里刻下了“诚信”二字——这成为他日后安身立命的根基。
盘店起家:诚信铺就的创业之路
2000年,受经济环境影响,小店老板欲转让生意。冯燕舞察觉到这是人生转折点,与妻子高青商量后,尽管担忧,高青仍全力支持丈夫。冯燕舞果断接手了小店。资金短缺是最大障碍,但他凭着与供应商长期建立的良好信誉,成功争取到先赊货后付款的优惠,开启了夫妻创业之路。
夫妇二人每天天未亮就到店,整理货物、打扫卫生。白天守店,同时主动推出送货上门服务。无论老人孩童,只要一个电话,冯燕舞便会扛着米、油等重物送达,哪怕路途遥远、路况不佳也毫无怨言。高青则在店里打理,细心记录顾客需求喜好。
(冯燕舞夫妇整理商品)
他们还提供无偿带货服务。顾客需要周边店铺没有的生活用品,冯氏夫妇进货时便帮忙采购,并尽快送达。这份热忱与诚信如暖风吹进居民心中,赢得了广泛赞誉。小店生意渐渐起色,顾客日益增多。
增值服务:贴心之举暖人心
生意渐稳,冯燕舞发现顾客常需商品类配套服务。他们深知创业不易,将服务做到极致。便民服务包内常备创可贴、碘伏、棉签、雨伞、血压仪等物品,免费为顾客和居民提供应急帮助。更难得的是,小店逐渐成为街坊信赖的“生活助手”:顺路为不便老人捎带菜蔬,抽屉里常备应急文具……
一次,一位五十多岁顾客购烟时突感头晕,告知可能是高血压犯了。冯燕舞立刻扶他坐下,拿出便民包里的血压仪测量,确认血压偏高后,马上端茶并找出降压药。顾客服过药稍歇,情况稳定后感激不已,后来成为小店忠实顾客,还带来许多朋友进店消费。
(冯燕舞(左)为顾客测量血压)
2019年腊月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邻居陈婶急切敲门求助:小孙子突发高烧,家中无退烧药,药店关门。冯燕舞二话不说,立刻从货架深处常年备用的药品里找出退烧药和消炎药,裹上棉衣准备冒雪出门。高青迅速抱出自家奶粉罐递给陈婶:“先喂点奶暖暖胃!”夫妇俩一头扎进风雪,深一脚浅一脚跋涉在积雪盈尺的巷子里。当看着孙子烧退后安稳睡去,陈婶含泪紧握他们冰凉又温热的手——那艰难送去的,是寒夜里守护邻里的暖炭。
坚定信念:风雨兼程谋发展
“坚持就是胜利”是冯燕舞的信念。二十年来,小店生意如滚雪球般壮大,从不起眼的小铺发展为规模不小的零售店,但道路从未平坦。
曾遇附近新开大型超市冲击,客流量锐减,销售额下滑。冯氏夫妇不气馁:一方面优化送货上门的时效与质量;另一方面,听取顾客意见调整商品结构,增加特色货品。为节省成本,冯燕舞亲自跑市场比质比价,高青则创新会员积分、满减优惠等促销。数月努力后,生意反弹,还吸引了新客源。
有一次,暴雨致店内进水货物受损。心急如焚的夫妇俩无暇抱怨,并在襄州区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及时清理了积水、整理受损货物。同时,联系供应商补货,加班加点直至深夜。坚韧与高效让小店面迅速恢复营业。
正是这份对生意的执着和对顾客的真诚,让他们二十年如一日坚守诚信经营。店内商品日益充盈,琳琅满目,顾客也愈加络绎。夫妇俩始终坚持那份质朴:童叟无欺,斤两十足。风雨同舟,笑对挑剔。那方被擦拭得纤尘不染的柜台,如同擦拭着的本心。支撑小店不断向前的,始终是顾客口口相传的信赖。
(冯燕舞(右)耐心为顾客介绍商品)
小店焕新颜:融汇古今的蜕变
2023年冬,为了让店内形象更加靓丽,吸引更多顾客重复进店消费,冯燕舞果断对小店全面升级。
首先换掉陈旧货架柜台,新的货架及商品展柜美观大方,陈列清晰,展示效果极佳。为保留小店过往温度,冯燕舞精心融入了时代元素:他将家中一台斑驳的80年代收音机摆上崭新柜台,又觅得一只60年代小花盆,栽上青翠兰草。古朴木壳与清雅兰影相映,独特的年代气息悄然流淌。次日,老顾客李伯进门,目光瞬间被收音机锁定,轻抚木壳感叹:“跟我家当年那台一模一样!”这番改造如同投入湖水的石子,立刻吸引众人目光。顾客纷纷驻足进店,感叹变化之大,赞赏夫妇用心。装修升级提升了形象,更让顾客感受到他们对生意的无限热爱与投入。
如今,清晨阳光斜洒在玻璃柜台上。冯燕舞习惯性地擦拭着新商品展柜,目光掠过无声的旧收音机和舒展的兰草。门外熟悉的自行车铃声响——李伯准时而来。“李伯早啊!”问候自然流淌。这间小店早已超越买卖,成为黄集街巷一处温暖的坐标。收音机里消逝的声波,仿佛仍在新的空间里低回流转,化作无形丝线,联结着散落的人心。
冯燕舞的便民小店,宛如一部生动的商业成长史。他们用二十年的坚持与努力,迎送光阴与故人。柜台内外传递的每一包盐、每一句家常、每一次雪夜跋涉,皆是最朴素信诺在时光里层层结茧的坚守与拼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诚信经营传奇,而这个故事,仍在时光的长河中继续……(湖北襄阳襄州王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