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终端“变形记” ——樊城烟草“三剂良方”赋能乡村振兴

2025-07-21 11:46:3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盛夏时节,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张湖村的万亩荷塘碧波荡漾,粉荷亭亭,游人如织。荷塘边,店主邱玲玲的农网小店成了游客驻足、乡邻信赖的“网红点”。她的小店早已超越单纯的买卖功能,蜕变为融合乡土风情、

盛夏时节,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张湖村的万亩荷塘碧波荡漾,粉荷亭亭,游人如织。荷塘边,店主邱玲玲的农网小店成了游客驻足、乡邻信赖的“网红点”。她的小店早已超越单纯的买卖功能,蜕变为融合乡土风情、传递民生温情的精致空间。这蝶变背后,是襄阳市樊城烟草专卖局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以农网终端建设为抓手,用“三剂良方”赋能农村零售终端,使其成为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活力细胞。

终端焕新塑形铸魂,打造乡村“亮丽名片”

硬件是基础,形象是门面。樊城烟草专卖局深知提升农网终端能力,首要任务是改变部分终端陈旧、功能单一的现状。今年以来,大力实施“终端焕新”工程:分层分类打造农网精品示范线路和特色农网样板店,同时发挥样板店“火种”效应,组织观摩交流,实现“帮扶一户、辐射一片”的示范带动目标,推动周边零售户经营面貌整体提升。

图为营销人员帮助零售客户利用荷花开展主题陈列

邱玲玲的小店正是这一工程的生动体现。当烟草营销人员带着“清凉夏日,荷颜悦色”的主题陈列创意上门,邱老板心领神会。就地取材的新鲜荷花、荷叶,经巧手布置,或立于古朴陶罐,或点缀于货架之间。店铺一隅,菡萏含苞,荷叶舒展,清雅之气顿生,既消解了暑热,更将张湖村荷塘美景“搬”进了小店。“没想到村里的小店这么有韵味。”一位武汉摄影爱好者的赞叹,道出了小店作为“张湖荷文化驿站”的独特价值。终端焕新,既美化了环境,更注入了文化之魂,让小店成为展示乡村风貌的靓丽名片。

健康助农暖心服务,织密乡村“安心之网”

图为零售客户帮助村民测量血压

农网终端扎根乡村,其价值远不止于商品流通,更应成为服务民生、传递温情的纽带。针对农村地区,尤其是留守老人健康服务资源匮乏的痛点,樊城烟草专卖局推出“健康助农送关怀”行动:为10个行政村30余户终端配备内含血压计、风油精、创可贴和应急药品的“健康助农礼包”,并指导客户在店内开辟“健康角”。

在邱玲玲的小店,店门口“免费茶水”“物品寄存”的标识醒目温馨;货架旁的“健康角”,各类物品一应俱全。“孩子们在外,量个血压还得跑老远镇上。现在遛弯过来,邱老板这就能测,心里踏实多了!”村民刘大妈的感慨饱含温度。这小小的角落,成为传递民生温度的关键节点。邱玲玲用无声行动诠释着守望相助的乡村伦理。樊城烟草专卖局以健康包为媒,精准聚焦农村居民特别是留守老人的日常健康监测与应急需求,让农网小店在商品流通之外,悄然织就一张覆盖村民健康关切的安心之网,既是烈日下游客的应急港湾,更是乡村长者的健康驿站。

培育“新农人”增动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

硬件升级与功能拓展之外,人的赋能才是根本。变“输血”为“造血”,关键在于培育本土零售人才。为此,樊城烟草专卖局启动“新农人”赋能计划,邀请资深“知音店长”、内训师等专业力量深入农网一线,围绕商品陈列、数字化应用、特色服务、市场分析等核心技能开展经营能力培训。

邱玲玲通过培训掌握了数据化经营工具,学会精准分析乡村消费趋势,在旅游旺季灵活调整商品结构,将乡土特色转化为竞争优势。更多像她一样的乡村店主正经历从传统经营者向懂经营、善服务、有情怀的“新农人”蜕变,为乡村零售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夯实乡村商业人才的基础。

终端焕新、健康助农、培育“新农人”——樊城烟草专卖局的“三剂良方”协同发力,精准滴灌农网终端这片“责任田”。通过小窗口的升级改造、功能拓展和人才孵化,有效改善了农网终端硬件环境,显著提升了其服务民生、繁荣乡村的综合能力。这一个个被赋能、被激活的农网终端,如同乡村振兴棋局上星罗棋布的“活力细胞”,虽微光点点,汇聚起来却足以照亮广袤田野,温暖千家万户。(郝欢欢)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