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屏幕+暴雨:通信工的应急响应

2025-07-18 15:13:4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在高铁飞驰、站房巍峨的壮阔图景下,一条无形的通信血脉日夜流淌,维系着千里铁道线的安全运行。广州通信段的守护者们,正是这条生命线上的“神经卫士”,他们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信

 在高铁飞驰、站房巍峨的壮阔图景下,一条无形的通信血脉日夜流淌,维系着千里铁道线的安全运行。广州通信段的守护者们,正是这条生命线上的“神经卫士”,他们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信念,融入每一次信号的精准传输中。

新线攻坚:毫米之差,安全之基

新线开通,新设备密集上马,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缺。安全,就在这高压之下。开通前夕,机房内设备列阵,指示灯如繁星闪烁。深夜调试中,一个细微异常被捕捉:关键光接口的接收光功率,比标准值低了0.5dBm。这微小的差值,在通信工眼中,可能意味着光纤污染、连接器损伤或光模块隐患。没有丝毫迟疑,团队立即行动。逐段清洁光纤端面,更换跳线,用OTDR反复进行链路测试。最终,定位到一个光纤适配器内部难以察觉的微小瑕疵。更换后,光功率稳稳达标。这0.5dBm的修正,是毫米级的精准校准,更是新线安全运行的坚实保障。人手再紧,标准不松;时间再赶,流程不减——这就是他们对新线挑战的回答。

客流洪峰:科技“鹰眼”与无形“巧手”

春运、暑运,人潮涌动,通信网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通信工的"中枢",在昼夜不息的监测分析中心。巨型屏幕上,广深全线1346路高清摄像头传来的实时画面与数百个基站的性能指标、流量热力图、告警信息紧密联动,构成了一张全方位的安全监测网。

预警突响:一个核心汇聚节点设备温度急速攀升,逼近临界!散热不畅,一旦宕机,将导致区域调度和客运通信大面积中断。广深通信车间值班人员迅速响应,调取多角度高清画面确认现场无异常后,果断启动预案。通过远程控制平台,精准提升该节点空调制冷功率,并微调邻近节点分担负载。整个过程在后台悄然完成,旅客行程丝毫未受影响。这1346路“科技之眼”的敏锐洞察与远程控制的“智慧之手”,在客流高峰中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通信安全屏障,为车务调度、客运服务等部门提供了清晰、可靠的"视觉"支持。

风雨鏖战:浊浪中的生命线抢通

广东“龙舟水”肆虐,多地洪涝。深夜,告警声刺破宁静:一处低洼基站因山洪倒灌,水位暴涨,光缆危在旦夕!抢险预案瞬间启动。党员突击队携带熔接机、OTDR、抽水泵和备用光缆,顶风冒雨冲向现场。道路已被淹没,车辆在泥泞中艰难前行。抵达时,浑浊的洪水已没脚踝。没有犹豫,他们毅然蹚水进入基站。一边架泵排水,一边用OTDR精确定位光缆断点。雨水模糊视线,脚下冰冷湿滑。找到断点,在应急灯光下,熔接开始:捞出断缆,剥除外护套,反复清洁纤细的光纤。在积水中,双手必须极度稳定,在熔接机显微视野下精准操作。时间紧迫,环境恶劣,精神高度集中。最后一芯熔接成功!OTDR显示损耗达标,光路恢复,设备重启的嗡鸣如同凯歌。那一刻,满身泥泞湿冷,心中却是职责达成的炽热。

通信工——在数据洪流中精准导航,在风雨来袭时挺身而出。他们用毫米级的严谨、科技赋能的智慧、以及危难时刻的担当,默默守护着这条无形的通信“生命线”。当列车飞驰、旅客安然,那深夜机房的微光、监控屏幕的闪烁、以及暴雨中的逆行身影,早已化作中国铁路最坚实的安全基石,无声印证着“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铮铮誓言。(文/彭乐)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