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湘南烟田里,大地蒸腾着灼人的暑气。嘉禾县普满乡的烟田里,五十一岁的雷丰畅蹲下身,指尖拂过肥厚的烟叶,露珠滚落处泛着油润的光泽。
远处忽然传来旋翼的嗡鸣,一架大疆T40无人机正低空掠过层层绿浪,药雾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小的虹彩。“铁鸟又来洒药咯!”他眯眼笑着,古铜色脸庞的沟壑里盛满欣慰。曾几何时,这连片烟田是他肩头卸不下的重担——四十斤的药桶压弯脊梁,药液混着汗水浸透粗布衣衫,每一步都踏在滚烫的泥泞里。
银翼腾飞,翱翔间为烟农降本减负
“突突突……”螺旋桨搅动热浪,在雷新明的遥控器屏上投下流动的光影。这位普满乡的新型种植户清晰记得,十多年来,他的父辈佝偻着背喷洒农药的场景,药桶带子每每勒进肩胛的刺痛让他终生难忘,“那时六十亩烟田打药要三天,现在,无人机施药三小时收工,省时省力还省钱!”他拇指轻推操纵杆,无人机灵巧地侧身掠过电线,药雾均匀漫入叶隙。
(银翼腾空,无人机快速开展防治)
更深的变革发生在陡峭山地——县里的烟农专业合作社无人机已加装碳纤维吊钩,摇身变为“空中挑夫”。
晨曦微露时,青年飞手李子龙站在大路边,注视无人机吊着百斤烟叶稳稳升空。钢索下青翠的烟叶束随风轻摆,如同大地献给天空的绿色诗行。“充电十分钟,运走半吨鲜叶!”他擦拭着沾满露水的遥控屏笑道。那些曾摔倒、压垮人脊梁的田间小道,如今只见银翼翩跹。当第一筐烟叶带着晨露抵达烤房,灶膛里的生物质颗粒刚刚燃起幽蓝火苗——从采收至入炉的时间,缩短到不足往日一半。
在嘉禾县的飞手培训基地,职业飞手正握着年轻人的手校正航向。“瞧这航迹图多漂亮!”电子屏上绿色航线如叶脉舒展,十名学员的无人机编队掠过连片烟田,恍若一行破译丰收密码的银色雁阵。
绿焰鎏金,烤房里升腾的技术革命
普满乡烘烤工场弥漫着醉人的焦香。雷丰畅指尖抚过智能控制屏,蓝色曲线在液晶屏上平稳流淌。“过去守烤房像蹲黑牢啊,整夜不能睡,一不留神就着火。”
他望着生物质烤房里金黄油亮的烟叶,记忆却飘回煤灰漫天的岁月:深夜添煤时火星灼伤手背,蹲在呛人烟气里盯着温度计,稍有差池,火星泄漏点燃整房烟叶,一年的辛苦与收成付之一炬。如今生物质颗粒在炉膛里燃起纯净的蓝焰,手机弹窗提示:“三号烤房已稳定运行12小时”。
(新建设的干净整洁生物质烤房群)
在广发镇,烟站技术员伍俊霖举着烧后的生物质燃料讲解:“看这银灰色粉末,是木材、烟杆压制的生物质颗粒余烬。”围观烟农纷纷伸手捻动——细腻如沙,全无煤渣的刺鼻气味。
现在,烟草站指导我们沤制火土灰,“这些灰烬加入农家肥,沤制好还田能省三成化肥哩!”烟农李福捧起一抔余烬嗅着,正憧憬谋划着来年烟叶生产计划。
最动人的转变发生在逸香烟农合作社的烤房群。闲置的生物质烤房内,金灿灿的稻谷铺满烘架,热风裹挟着谷香涌出窗棂。“烤烟季结束就烘稻谷,设备全年不歇脚,为我的稻谷加工厂帮了大忙!”合作社理事长雷华安拍着温控箱大笑。
远处,村头溪水潺潺,几尾游鱼在清可见底的水中嬉戏——曾因煤灰污染沉寂的小河,在生物质绿色烘烤推行两年后重焕生机。
钢针绣春,编烟机上讲述着光阴故事
逸香合作社的编烟车间里,“哒哒”声如细雨敲窗。烘烤师将烟叶轻铺传送带,缝纫针在淡绿烟梗间灵巧游走,五十多秒便传送出一竿匀称的烟串。“老伙计,直起腰看看!”他拍拍身旁的老编烟工。那人怔怔挺直佝偻了二十年的脊背,墙上影子竟有几分陌生。角落里堆放着以往用的烤烟竹竿,如今静默成技术革命的注脚。
时光褶皱里的新生在机械针脚间绽放,编烟机上讲述着科技创新与光阴流转故事。
“缝纫式编烟机”是郴州烟草今年从福建引进的一款设备,得到了合作社和广大烟农的一致好评,经过测算,编烟环节用编烟机作业的效率是人工的两倍,与此同时,编烟机的单竿编烟重量比人工更高,按1房烟测算,通过编烟机能提升烤能28%左右,实现了‘效率’与‘烤能’双提升。”技术员胡雅杰向烟农举着烟竿示范,每片烟叶间隔恰如尺量,通风均匀了,烤出的烟叶像刷了层金漆!去年因手工编烟不匀导致烤坏烟叶的雷大姐,如今守着编烟机不肯离开。更惊喜的是烤房承载量——过去挂三百竿的烤房,如今能容四百竿烟叶吞吐热浪。
(乡亲们用缝纫式编烟机进行编烟)
在行廊泽润合作社,理事长胡义生正调试新购的编烟机,说道“把烟叶均匀的铺在装烟台上,放上烟竿,再均匀铺上一层,启动开关,‘缝纫机’一边移动一边编缝烟叶,55秒就能编好1竿烟,与手工编烟相比,1房烟少用了近1.5个小时,效率大大提高。”他擦拭着锃亮的机体,仿佛抚摸未来的钥匙。而这样的编烟机今年嘉禾县一口气购置了36台。
还记得2024年的秋阳染黄万亩烟稻轮作的稻田里,全县烟叶产业的统计表上跳动着温暖数字,嘉禾县烟农户均收入18.06万元,青年从业者增幅20%,水稻亩均创收1400元。但比数字更鲜活的是那些笑脸——无人机飞手婚礼上,新娘头纱别着金叶形状的胸针;专业化烘烤房群里,编烟老农终于拍下挺直腰背的全家福;金叶分级工场中,在家门口上班分级的奶奶用首个月的工资,给孙子孙女买了喜欢很久的玩具和画板......
清晨,李子龙站在别墅的阳台眺望烟田。无人机航灯如星子落进绿海,生物质烤房飘出缕缕甜香,编烟机的节奏应和着轻风。远处,当自家的烤房群最后一炉烟叶正完成“黄金蜕变”,缕缕轻烟在星空下写出无形的诗行——那是千年农耕文明向现代科技递交的温柔请柬,更是无数佝偻脊梁终于挺立时,大地发出的幸福回响。(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