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青衿护花·爱心护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再度联合南太湖新区康山街区一字桥社区及其幸福邻里中心,在一字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匠心承古韵,非遗焕新彩”为主题的非遗手工制作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知识讲解、动手绘制与趣味互动,引导30余名社区儿童在笔尖色彩中领略非遗魅力,感受传统文化深厚底蕴,涵养文化自信。
大学生志愿者讲授非遗文化
活动伊始,大学生志愿者化身“文化小导师”,为孩子们带来生动的“脸谱小课堂”。从京剧起源、行当分类,到脸谱谱式、色彩寓意,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耐心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提问,“红色代表什么?”“包公的脸为什么是黑的?”稚嫩的提问声中透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堂非遗脸谱入门课不仅普及了非遗知识,更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国粹艺术的好奇心。
社区儿童踊跃举手发言
随后的“巧手绘脸谱”环节,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拿起画笔,在空白脸谱模具上精心绘制。有的孩子凝神复刻“红脸关公”,一笔一画仔细涂色;有的孩子大胆突破传统,宣称要绘制“智勇双全的未来侠客”。在孩子们绘制脸谱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俯身巡行指导,帮他们画准重要线条,也笑着夸赞新奇创意。老传统和童真想法,在画笔下碰出了新火花。
谢语彤小朋友绘制脸谱
课后,谢语彤小朋友感叹:“京剧作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国粹,凝聚着千年文化的精髓与民族精神的底色,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守护与发扬。”
小朋友展示脸谱画作
据“青衿护花·爱心护航”暑期社会实践团指导老师褚靖雯介绍,湖州师范学院开展“春泥计划”已有18年,一代代志愿者们用接力的方式守护着社区里的“小苗苗”。实践团成员陈轶可有所感触:“春泥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让我们提升了沟通、教学等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让社区的孩子们学到了文化知识,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建立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这次独具匠心的非遗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了解生旦净丑,脸谱背后的历史故事,色彩寓意和角色内涵等。它不仅充实了孩子们的课余时光,更在潜移默化间让孩子们触摸到非遗的温度,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并涵养文化认同感与传承使命感。实践团成员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一字桥社区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