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青年学生走进宾县 探寻乡村发展新路径

2025-07-09 13:36:0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2025年7月7日至7月10日,黑龙江科技大学“青年躬行三兴实践·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秉持着探寻文化、服务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初心走进宾县,以“文化传承+实践服务+调研献策”三位

2025年7月7日至7月10日,黑龙江科技大学“青年躬行三兴实践·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秉持着探寻文化、服务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初心走进宾县,以“文化传承+实践服务+调研献策”三位一体模式,奔赴宾县开展为期3天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成员用脚步丈量宾县基层热土,在宾县这片土地上留下青春奋斗的足迹,以专业所长赋能乡村发展,在躬身实干中,生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社会的青春华章。

聚力红色薪火,赋能文化振兴之路

实践团前往宾县探寻文化魅力、助力乡村振兴。在县文化馆,实践团领略了黑龙江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所创作的农民画的风采,传承人详细介绍其独特风格:通过大胆的色彩、夸张的手法记录农村的发展变化、农民的生产生活,被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团队成员们与农民艺术家共同执笔参与到农民画的创作,感受农民画的艺术魅力。实践团在五义和酒业酿酒厂区的参观非遗酿酒技艺,老师傅们坚守古法,泡粮、蒸馏等工序一丝不苟,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让每滴酒都沉淀着匠心,这份坚守与执着,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激励着大家传承非遗、追求卓越。参观后,实践团精心制作H5和宣传视频,生动展现宾县农民画的绚丽色彩与酿酒技艺的古法匠心,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聚力产业升级,夯实产业振兴之基

实践团以科技赋能为核心,深耕乡村振兴前沿,先后前往寒地小龙虾育苗基地与泉林菌业展开实践活动。在寒地小龙虾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围绕“虾稻共生”这一养殖方式组建实践团解码“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智慧,同时,实践团成员立足专业特色,紧扣“科技兴农促发展”这一主题发挥专业特长,基于现阶段小龙虾育苗的基地温度问题,为育苗基地提供加装多层托盘、水循环导流槽等一系列机械结构优化方案。来到泉林菌业,实践团见证了现代化菌菇培育全过程。从菌种研发到智能化种植,再到产品深加工,全链条展现科技赋能农业。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通过直播带大家“云参观”,让更多人在线感受乡村产业活力。此次实践活动既为宾县特色产业注入了技术革新的动能,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提供了“科技+产业”的鲜活样本,真正让机械之智赋能乡土,让创新之力点亮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聚力人才培育,汇聚人才振兴之力

企业是实践的“大课堂”,实践团来到宾县开发区,深入黑龙江华垦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哈尔滨峰雷重工机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学习调研,车间中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精密仪器的精准操作,让团队成员们直观感受到“智能制造”的魅力。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与企业管理者、技术骨干的深度交流,看到了行业的多元可能,打开了认知行业的新窗口,加深了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决心。在座谈会上,大学生代表、开发区负责人、企业高管及人社局组织部人才科多方联动,围绕“大学生如何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探讨高校、地方、企业协同培育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助力地方“引才计划”,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双赢,为宾县人才振兴注入活力。此外,本次实践成果丰硕,实践团与宾县团县委达成合作共识,正式签约共建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双方突出凝聚力量,协同推进人才培养。

此次社会实践,是实践团与宾县多维度推进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产业振兴、人才培养融合的创新探索,是黑龙江科技大学深化实践育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在实践过程中引导青年将专业实践、文化传承与精神汲取相融合,把成长成才融入服务社会、传承使命的进程里,切实以青春行动赋能乡村、培根铸魂,生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扎根乡土、服务振兴的赤子情怀与责任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贡献了青年智慧和力量,也期待此次调研成果能为宾县的发展注入持久动能。(黑龙江科技大学:迟文玉 董金洋)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