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北京,群贤毕至。7月8日,由国家铁路集团与国际铁路联盟(UIC)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启幕。全球60余国200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共探“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课题。
值此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的历史节点,这场国际盛会选择中国,既是对中国高铁卓越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人类交通文明新高度的共同期许。
世界高铁大会,中国交出科技创新“硬核答卷”。高铁的较量,本质是技术话语权的问题。4.8万公里银龙驰骋神州,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CR450动车组突破时速400公里能耗瓶颈,永磁牵引系统效率跃升14.5%;中国主持制定UIC高速铁路全部13项国际标准……科技创新答卷上,中国用全球最大高铁网、最全技术链、最高国际话语权,写下三个醒目的惊叹号,让“中国方案”成为世界高铁通用语言。
世界高铁大会,中国交出惠民兴业“温暖答卷”。“1小时通勤圈”拉近亲情距离,“4小时城际圈”激活假日经济。深山特产24小时直达沿海餐桌,青年跨城创业逐梦轨道城市群。更令人动容的是,世界因高铁而变“小”。雅万高铁带火印尼旅游,匈塞铁路畅通中欧贸易,“一带一路”上每1万亿高铁投资拉动8万亿产业增长,生动诠释“道路通,百业兴”的发展真谛。我们体悟到,这张答卷的底色,是百姓笑颜映亮的民生温度。
世界高铁大会,中国交出全球合作“开放答卷”。雅万高铁带火印尼万隆旅游业,匈塞铁路打通中欧贸易新动脉。装备展区里,华为5G铁路系统与西门子智能调度同台共舞;圆桌论坛上,西班牙旅游振兴经验与中国智能运维方案碰撞火花。在“一带一路”的壮阔版图上,每1万亿高铁投资拉动8万亿产业增长,中国正与世界共绘“道路通,百业兴”的发展宏图。
风笛长鸣,激荡寰球。世界铁路200年,从蒸汽轰鸣到磁悬浮驰,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联通美好生活”的初心。当CR450的流线型车头指向远方,当“福福”“馨馨”的笑脸传递祝福,我们坚信,以创新为笔,以合作为卷,飞驰的钢轨必将绘就“美美与共”的新时代画卷。(闫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