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市民王阿姨听得很认真,他分享道,“以后如果在生活中发生类似的纠纷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心里也更稳当了。”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一次,义乌市烟草专卖局“流动普法”微课堂来到了丹溪公园。
流动普法“解民忧”
“志愿者你好,我想问下,最近我家楼上漏水,天花板都快要被水泡坏了,但和邻居沟通后拒不维修该怎么办呢?”
“其实在民法典第296条,是有明确规定的: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因此,楼上邻居理应承担维修责任并赔偿损失。”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志愿者认真耐心地回答道。
图为志愿者在公园开展普法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来自义乌烟草的普法志愿者不定期来到当地公园、社区,开展流动普法工作,引导群众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真实案例,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邻里纠纷、房屋租赁、真假烟鉴定等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将法律知识精准送达到群众身边,当天发放普法宣传册30余份,回答群众提问20余个。
寄递普法“筑堤坝”
“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落实寄递物品查验制度,严格执行寄递卷烟限量管理规定,如果发现疑似非法涉烟邮寄包裹,及时拨打12123市场监管服务热线,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调查。”一场面向寄递企业的专题培训正在开展。
为增强物流寄递环节涉烟违法行为打击质效,日前,义乌烟草深化跨部门协作机制,密切对接邮管部门,共同对寄递企业进行专题培训。
图为面向寄递企业开展专题培训
培训会上,该局工作人员就烟草专卖品定义、假私烟危害、寄递限量规定、寄递假烟危害、识别假烟包裹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讲解,进一步筑牢物流寄递环节涉烟监管防线。
培训会后还设置了互动答疑环节,物流寄递企业就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法律困惑积极提问,该局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通过组织这样的专题培训,能增强寄递企业的法律意识,督促其积极参与到烟草市场秩序维护中,有效减少非法烟草制品通过寄递渠道流入市场,携手共建安全有序的寄递环境。”该局专卖科负责人说道。
反诈宣传“护银铃”
“大爷大妈,下午好。装熟人套近乎是骗子们常用的诈骗套路,我们要牢记,陌生人电话不接、陌生链接不点、陌生二维码不扫的‘三不原则’……”在赤岸镇尚阳村,义乌烟草志愿者正为村里老人普及防范诈骗知识。
图为志愿者为老年群体讲解常见诈骗手段和识别方法
针对农村老年群体防范诈骗意识较弱,家人往往又忙于工作,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该局以“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志愿者到农村开展宣传活动,通过还原诈骗话术、拆解作案手法等方式,让防诈知识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老人们的认知。
“通过面对面的宣传,提高老年群体防诈反诈的安全意识,时刻拉响警钟,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真心实意为老年群体办好暖心事,撑起法治遮阳伞”。志愿者王胜男说道。
普法进行时,法治润民心。义乌市烟草专卖局将进一步丰富普法内容,拓展普法深度,让法治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推动普法工作持续保持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