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一小获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2025-07-02 09:47:4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5〕3号)正式发布,成都市新津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新津一小)凭借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丰硕的科技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5〕3号)正式发布,成都市新津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新津一小)凭借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近年来,新津一小秉持“润泽智慧、有容乃大”的办学理念,积极践行“融创教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构建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致力于培育兼具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人文情怀的现代小公民。

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5G+教师综合评价”试点单位、“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实验区市级实验校、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成都市校长发展基地校、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校、成都市青少年科学影像探索实践基地等省、市级荣誉,逐步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教育特色品牌。

整合教育场馆,拓展实践天地

学校依托省级场馆,鼓励学生前往四川省科技馆、世界园艺博览园进行研学,拓展科学视野;同时深度挖掘本土特色场馆(景)资源,形成“历史文化+现代农业+工业科技”的科学教育体系。校内600平方米的“科普教育基地”、200平方米的“智创空间”以及其他多个科普场景,为学校的科学教育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广阔天地。

image.png

深耕师资建设,汇聚多元资源

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创新实施“三维度·三路径”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搭建了“互联网+教师评价”智慧平台,借助AI优化教学,推动教育信息化与科学素养培育协同发展。同时有效利用家校社资源,聘请高校教授、科研专家、企业工程师等助力学校科学教育,搭建起院校合作、馆校共建、校企协同的立体化合作网络,探索“理论教学+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开发特色课程,科学赋能成长

学校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以学生、学科、学习立场为着力点,进行“STEAM”理念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STEAM”跨学科课程体系,开设以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机编程、3D打印等科技类社团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精心打造自然探索类、科技研学类、历史文化类、生命教育类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项目式科创活动课程,将跨学科融合(STEAM教育)与地方科学场馆资源相结合,形成了特色教育生态,构建了“立足生活、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新范式。

新津一小将以获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为崭新起点,持续深耕特色资源,以创新驱动构建科学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深化课程开发创新、优化课程评价体系,着力培育兼具“科学家”潜质、怀揣科学强国理想的青少年,积极探索新时代科学教育的学校范式与实践样本,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撰稿:秦蓁蓁  张红)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