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烟草:群山种梦人——一个驻村工作者的七年“云坪”花开路

2025-06-26 13:37:3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湖南湘西烟草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那么一个人,扎根基层七载春秋,见证湘西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跃千年”的历史,更躬身实践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中。他叫蒋子敬,是烟草行

在湖南湘西烟草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那么一个人,扎根基层七载春秋,见证湘西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跃千年”的历史,更躬身实践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中。他叫蒋子敬,是烟草行业驻村帮扶广大队伍里的一员。

在云顶,他用“真情”托起脱贫梦

(蒋子敬同其他队员一起走访困难群众)

2018年3月,蒋子敬受组织委派赴龙山县里耶镇云顶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作为时任“第一书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向阳同志的助手,全程参与脱贫攻坚伟大战役。

云顶村作为龙山县深度贫困村,坐落于里耶镇八面山腹地,平均海拔1250米,距离县城145公里、镇区37公里,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0摄氏度,常年云雾缭绕、冰雪覆盖。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村807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81户323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初到云顶村的蒋子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入到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当中。对村民因病致困、因残返贫等现象建立动态监测台账,对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清单化销号管理。常态化开展“日访十户”行动,通过三年来累计百余次集中走访,既精准掌握建档立卡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又全面摸清档外低保户、大病户、重残户等特殊群体生活需求。全程参与到建立“助学圆梦”“助老颐养”等帮扶机制,有效破解特困群体生活难题过程当中,以切实的行动让党的惠民政策化作看得见的温暖、摸得着的实惠。

寒暑三易,蒋子敬以村为家,深耕不辍。在云顶村扶贫的时间里,他所在的工作队统筹多方资源合力,累计建成5.6公里产业道路,完成山塘改造工程1座,投入基础设施资金近150万元;精心培育烟叶种植基地400余亩,实现产值150万元;组建特色种养、中药材、旅游服务等专业合作社3个,带动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增收、就近就业创收。邀请文旅专家科学规划旅游发展布局,重点开发祖母古树、禅云洞等特色景观,将生态旅游确立为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在建设“云顶天路”的过程中,他是最积极的一员,亲自参与修路。天路一经打通,里耶古镇与八面山景区的交通紧密相连,让“云端骑行”“星空帐篷”等特色文旅品牌蜚声海内外。如今,这个曾经冰封雾锁的贫困村焕发蓬勃生机,精准脱贫成效获评州县示范,昔日的云端孤岛蜕变为富民兴村的康庄通途。蒋子敬终于实现了他在云顶村立志要完成的“脱贫梦”。

在三坪,他用“真心”绘就振兴画

(蒋子敬和湘西烟草负责人一起查看烟叶烘烤情况)

在全州精准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蒋子敬转战永顺县松柏镇乡村振兴新战场,担任三坪村驻村工作队长,自2021年5月驻村至今。

早些年,三坪村,这座深藏于湘西的传统村落,曾因思想观念保守、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等瓶颈制约,长期面临发展动能不足、村民生活水平偏低的困境。烟叶种植是湘西州乡村振兴重要农业产业,也是三坪村许多村民重要的经济支柱。蒋子敬积极协调,与湘西烟草对接,将公司最优质的烟叶烟苗、最前沿的栽培技术、最实用的田间管理方法,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田间地头。2024年开春,针对部分村民起垄盖膜不规范导致大田管理期间烟叶种植出现“青暗硬”现象,蒋子敬立即联系州里的烟草专家“下沉会诊”,专家们卷起裤腿就下了田,手把手教村民起垄的高度、垄间的宽度、烟株的间距等专业知识,同时邀请周边村的村民一起来学习,硬是把一场学术课堂搬到了乡间田头。

烟农老唐感慨:“以前看到叶子小了、短了心就慌,现在知道该怎么防范、怎么弄了,心里踏实多了!”

同时,蒋子敬依托烟草行业相对稳定的收益和积累的资源,探索种植“麒麟”西瓜以及“樟树港”辣椒,盘活村集体经济。推广“烟-稻”、“烟-菜”轮作模式,不仅增加了收入,更优化了土壤结构,保障了土壤肥力,减少了病虫害,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驻村帮扶的时间里,蒋子敬带领村民们修通了机耕道、修缮了年久失修的引水渠;联合水利部门修建了三坪村的自来水厂;利用湖南烟草“数字乡村”平台,通过湘西烟草单位职工捐款购买医药用品;组建志愿服务走访队,解决了村里“就医难”的问题。在三坪村安装了百余盏太阳能路灯,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助学活动,设立了“乡村振兴图书角”,探索推行了“村民积分制”,协助村“两委”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多重举措下村容村貌和乡风文明悄然改变。随着蒋子敬的多年努力,这个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绘就了一幅美丽的振兴画卷。

在未来,他用“真诚”浇灌田园花

(蒋子敬在帮扶户家中了解“三不愁”“两保障”)

有人说,乡村振兴是一场漫长的跋涉,而对蒋子敬来说,这是一场与土地的对话、与村民们的梦想、也是与自己的约定。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奔赴。回望走过的路,蒋子敬说,“从最初背着行囊踏入这个山坳里的村庄时的忐忑与陌生,到如今走在青石板路上,能被晒场上择菜的大娘、院坝前晒谷子的老伯亲切地唤一声‘蒋书记’,热情地拉进家里喝碗山泉水煮的野茶,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是我们驻村工作队最珍贵的勋章。”

乡村振兴,是一条需要久久为功、接续奋斗的长征路。它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是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小事。这些年,蒋子敬走遍了全村300余户院落,在走访记录本上记满了9个厚厚的笔记。他深知,肩上的责任不仅是发展一个产业,更是要用心用情去回应一方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这条路或许崎岖漫长,但只要始终怀着对土地的深情、对乡亲的真情,一步一个脚印,把汗水洒在育苗棚的塑料薄膜上、把脚印刻在烟田起垄的沟壑里,就一定能与乡亲们携手,在这片飘着金银花香、响着采茶山歌的田野上,绘就更加壮美的振兴画卷。

“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这片热土,用卷起裤腿丈量田埂的实干诠释担当,用凌晨三点抢修灌溉水渠的奋斗书写答卷,让‘金叶子’的故事,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绽放出更加温暖而持久的光芒。”蒋子敬看着丰收田园,笑开了怀。

【田丰 饶勋骁】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