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满足旅客携宠出行的需求,铁路部门自6月20日起扩大高铁宠物托运服务试点范围,覆盖京沪、京广、京哈、沪昆等8条高铁的25座车站、38趟动车组列车,旅客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随着社会进步与生活方式多元化,携宠出行已成为千万家庭的新刚需。回应这一时代呼声,中国铁路主动破题,自今年4月在京沪高铁首创宠物托运服务后,今日再次迈出关键步伐,将这一温情服务延伸至全国多条主干通道。从单线试点到网络化布局的跨越,不仅彰显运输供给侧的精准革新,更铺就了一条承载人宠深情的“民生轨道”。
从“禁行”到“同行”,是出行权利的深度拓展。曾几何时,“宠物不得进站”的告示是养宠旅客的无奈。而今,高铁车厢以“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创新模式,为15公斤以下犬猫开辟合规通道。这种转变绝非简单服务叠加,而是运输组织精密化与风险防控体系化的双重突破。专用通风恒温快运柜、全程电子监控系统、站点间无缝衔接机制,共同构筑起安全托底的技术框架;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前置审核、到站即时领取等设计,则体现了规则严谨性与服务便捷性的统一。当“带着宠物看中国”从愿景变为现实,高铁正以制度创新重新定义“人民美好出行”的边界。
从“试点”到“扩网”,是市场逻辑与民生考量的统一。短短两个月,服务范围从1条干线5座车站裂变为8条干线25座车站,其扩容速度折射出铁路改革的深层逻辑。京沪线试运行期间“零投诉、零事故”的扎实成绩,验证了模式的可行性;而此次新增的北京西、广州南、成都东等枢纽站点,精准锚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宠物经济活跃区域。这种试点先行-科学评估-精准推广的路径,既是对市场需求的务实回应,更是避免“一刀切”改革的理性选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人宠同出发、同到达”的核心承诺保持不变,12306线上一键预约、95572双热线咨询的配套设计,彰显了服务标准化的决心。铁路供给侧改革,正在效率与温情间找到平衡支点。
从“运货”到“运情”,是人文铁路的价值升维。宠物托运服务的深层意义,远超运输范畴本身。据统计,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已超1.2亿只,它们承载着情感陪伴的精神价值。高铁此次扩容,实质是将“情感需求”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尝试。夏季强化箱体消毒与温控的细节,体现对生命尊严的敬畏;15公斤体重限制背后,是对车厢空间资源公平分配的考量。当冰冷的钢轨开始传递家的温度,当“毛孩子”不再成为游子返乡的羁绊,铁路便从传统运输工具上升为情感联结的纽带。这恰是交通强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刻度,同时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让每个个体享有更具品质的生活选择。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运货物”到“运温情”,这条钢铁动脉正以持续的制度创新,诠释着“发展为了人民”的初心。当更多家庭带着信任与笑意踏上旅程,高铁的轮声便不仅响彻山河,更叩击在时代的脉搏与人心深处。下一站,必将是更包容、更温暖的诗与远方。(韦承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