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工作相关要求,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紧抓“第三届全国烟草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重要契机,突破传统宣讲模式,以“知识竞赛”“曲艺课堂”“非遗入店”等创新形式精准滴灌法治意识,提升普法成效。
竞赛共成长,普法树新风
“这道题选B,不得利用自动售货机销售烟草制品!”高密市姜庄镇鑫辉超市店主仪明慧在手机上快速作答,神情专注而自信。
自第三届全国烟草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启动以来,高密市局(分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积极动员,不仅组织职工积极备赛,还积极邀请零售户共同参与竞赛。筹备阶段,工作人员不仅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推送“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竞赛信息,还深入零售店铺,面对面讲解竞赛意义与规则,成功吸引了数千名零售户踊跃参与。
“此次活动增强了零售户法治意识,形成了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高密市局(分公司)管理监督科法规员夏青说。
图为指导零售户参与全国烟草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为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普法宣传、服务社会、维护秩序”为目标,高密市局(分公司)成立“法润金叶”普法宣讲团,开展普法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网络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特色普法,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社会群众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的意识。今年以来,普法宣讲团已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7场次,惠及群众800余人。
相声传法理,乡村润法治
为推动普法工作向基层延伸,让法律知识走进乡村、贴近群众,高密市局(分公司)精心打造特色普法小课堂,创新采用“相声 + 普法”,提升法治宣传吸引力。
“您瞧瞧,这假烟啊,就像披着羊皮的狼,看着像那么回事,抽起来可害人不浅!要是发现有人卖假烟,您可得第一时间拨打举报电话……” 舞台上,高密市局(分公司)“法润金叶”普法宣讲团成员王旭光、刘亚洲正带着自编、自导、自演的相声段子亮相。
相声巧妙融入《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关键条款,将“禁止无证运输”“严禁向未成年人售烟”等法律规定,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送达村民心坎。笑声过后,是村民们的热烈讨论:“原来路边收烟是违法的啊!”“给自家小孩买都不行?这规定可得记牢!”接地气的“乡音普法”如春风化雨,让法治精神在田间地头扎根萌芽。
图为“法润金叶”普法宣讲团成员以相声形式进行普法宣传
非遗焕新彩,终端普法行
走进高密市丰源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柜台上摆的一幅剪纸作品,写着“守法是福”四个字。据店主高锐介绍,高密市局(分公司)联合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专门为零售户定制的普法剪纸,将普法元素与剪纸艺术融合,打造别具一格的非遗普法作品,并引入零售终端作为特色装饰。这种将非遗与普法结合的创新方式,实现艺术美感与普法功能的完美统一,提升店铺文化氛围。
图为摆在丰源超市内的普法剪纸
“自从摆上这幅剪纸,很多顾客一进门就盯着瞧,我顺势讲讲烟草专卖法律知识,大家听得很认真。”高锐说。当这些精美的“法治窗花”被赠予零售户并精心装饰在店铺显著位置,栩栩如生的剪纸不仅美化了店堂环境,更如无声的法治宣传员,时刻提醒零售户守法经营,引导消费者辨识真伪、依法维权。
从知识竞赛 “指尖学法” 的便捷触达,到田间地头 “相声普法”的生动演绎,再到非遗终端“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创新普法形式层层递进,真正实现了群众“听得进、记得牢、用得上”的良好效果。
“普法宣传不是等群众来,而是到群众中去,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的方式,说到群众心里去。”高密市局(分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聂威表示。
下一步,高密市局(分公司)将持续深化普法形式创新,不断拓宽普法覆盖面,为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持续贡献力量。(作者:王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