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坪村的清晨,带着山间特有的凉意,薄雾还笼罩在半山腰,像是给大山披上了一层轻柔的纱衣。陈山茂顾不上享受这宁静的美景,心里只盘算着如何趁着晴好天气,尽快组织劳力到烟田给烟苗围陪嫁土。这些日子,他时刻关注着天气预报,好不容易盼来个大晴天,可不能浪费了这大好时机。
图为陈山茂组织劳力在烟田围陪嫁土
在麻坪村村民心里,陈山茂是位了不起的人物。“这小子别看平时不太爱说话,做起事来一点都不含糊。”只要说起陈山茂,麻坪村民都很敬佩他。
2007年春节,陈山茂在寒风中踏上阔别已久的故土。打工时攒下的微薄积蓄,在物价飞涨的城市里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乡亲们坐在火笼屋里谈论的“烟叶收入”,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心里想不走了,就在家乡种植烤烟,咋也能干出一番天地。
刚开始种植烟叶,陈山茂心里满是焦虑,技术一点都不懂。烟苗下地后,他常常守在烟田边,认真学习,仔细观察,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翻阅《烤烟种植手册》,或是打电话向技术员咨询。记得有一次烟苗因为管理不善,发了花叶病,他急的都睡不着,一大早就去烟站把技术员请到田边指导防治,最终烟苗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靠着这股子不服输的拼劲,2020年,他荣获县级三星级职业烟农称号,在科学种植的道路上,展现自己的精彩篇章。
作为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烟+N”产业增收模式的积极践行者,陈山茂以烟叶种植为核心,大胆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子。他在荒坡上成片栽种核桃树,构建起“以烟为主、多业互补”的发展体系。如今,他的核桃园已进入丰产期,每年能带来3万元稳定收入,成为村民眼中的“绿色银行”。“每年我和老伴至少给陈山茂干80多个工,一年下来能多挣8000多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郑明华笑着说道。
这片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土地,不仅见证了陈山茂个人的成长蜕变,更成为麻坪村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