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程里的大民生:合肥这三项民生工程成效显著

2025-06-19 15:13:44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在合肥肥西县,中建六局八建公司的三个“小项目”撬动大民生!城乡环境提升项目治好了老旧小区“逢雨必涝”,供水一体化让村民喝上放心水,雨污整改工程终结污水横流。这些项目看似平常,却实实

 在合肥肥西县,中建六局八建公司的三个“小项目”撬动大民生!城乡环境提升项目治好了老旧小区“逢雨必涝”,供水一体化让村民喝上放心水,雨污整改工程终结污水横流。这些项目看似平常,却实实在在疏通民生堵点,让群众生活更舒心。

积水小区焕新颜,智慧官网护家园。“以前一下大雨,小区里就像‘蓄水池’,现在管道铺得又快又好,再也不怕积水倒灌了!”说起金星和园一期小区的变化,居民们满脸笑意。这个总投资超亿元的城乡一体化环境提升工程,2023年10月一启动就瞄准了排水“老大难”问题。

项目刚进场就遇到硬骨头:老旧小区人口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周边建筑稳定性差等。为确保施工进度,项目团队直接把“指挥部”前移到社区,一个月内召开6次协调会,实现禹州天玺二期小区日均铺设200米管道,工期较常规缩短一半。同时,项目团队打造管道“样板段”,扫码可追溯施工全流程,并在泵站安装智能监控,实时预警漏水、堵塞等问题,兼顾了效率与质量。

2024年汛期,金星和园一期、禹州天玺等老小区彻底告别“看海”历史,新泵站像个“智能抽水机”,一到雨天就自动排水,将内涝隐患彻底清除。居民李大姐说:“没想到多年没解决的积水问题,这小半年时间就根治了,雨天出门再不用蹚水了!”

37公里供水管道延伸,村民喝上“放心水”。在肥西县山南镇、柿树岗乡,一条“解渴”的供水大通道正加速延伸。总长37.6公里的供水一体化工程,犹如乡村“主动脉”,建成后将让沿线3万多村民将告别“水压不稳、水质波动”的问题,和县城居民一样喝上优质自来水。

面对项目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项目部“玩”起了“分段突击”,15.5公里的WC411W管道分成10个作业面同时开工,16.2公里的WC413W管道每天推进200米,目前,90%的路段已经贯通。面对7公里穿越农田的拖拉管工程和7.5公里的道路破拆任务,技术人员白天蹲现场、晚上优化方案,硬是把原本需要3个月的工程压缩到45天。

眼下正是冲刺阶段,100多名工人分成3班倒,挖掘机、顶管机24小时运转。项目经理表示:“我们目标很明确,今年6月全线通水,让乡亲们拧开龙头就有‘甜水’喝,再也不用靠蓄水池囤水了!”

48条道路“舒筋活血”,雨污分流治根本。走进肥西主城区,随处可见戴着“民生攻坚”袖章的施工队。这个覆盖48条道路的雨污整改工程,工期只有360天,却要把城市地下“蜘蛛网”理清楚。

项目实施过程中,为最大程度降低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专门设计出“快流水”施工法,即早上7点开挖,下午5点回填,当天恢复路面,不耽误居民晚上回家。一旦遇到管线交错的情况,项目团队会先采用人工探管,之后再利用雷达扫描,这种给地下管网做“CT”的方式,没碰坏一根电缆。最贴心的是环保管控,每个工地都装了喷淋系统降尘,渣土车出门必洗轮胎,晚上10点后禁止噪音作业,保证不扰民。细节上更是下足功夫,不能开挖的地方就用“非开挖修复”,如用紫外线固化技术修复管道,不用破路就能治漏,还节约了工期。居民王大爷每天路过施工现场:“原以为要折腾一年,没想到这么快,现在雨水走雨水管,污水走污水管,再也不会臭水漫街了!”

从“解决积水困扰”到“喝上放心自来水”,从“地下管网升级”到“智慧化管理”,中建六局八建公司用“短工期”跑出“加速度”,用“小项目”托举起关乎百姓生活的“大民生”,在肥西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生活图景。(杨一鸣)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