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沾化区富国街道田家村王冬冬的冬枣大棚里,往年单一的枣树行间,翠绿的甜瓜藤蔓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预示着“一地双收”的新希望。希望的背后,是山东滨州沾化烟草为枣农铺就的“甜蜜”增收路。
精准帮扶“破瓶颈”,枣瓜套种蹚新路
(图为帮扶联系人牛景华(右)在枣棚查看冬枣树长势)
田家村是传统的冬枣种植专业村,村里的零售客户王冬冬是该局的结对帮扶对象,冬枣收入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单一的种植结构、有限的棚内空间利用以及部分枣树尚未进入丰产期等因素,制约着王冬冬一家收入的提升。
该局志愿服务队队员牛景华作为他的结对帮扶联系人,在深入走访调研后,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痛点。“小王,你这棚枣树还小,中间空着多可惜,光照也足。我们琢磨着,套种点周期短、见效快的甜瓜咋样?”牛景华在走访中向枣农王冬冬提出了建议。
经过多方考察和研究,志愿服务队提出了枣树和甜瓜套种的新思路。甜瓜生长周期短,6月即可采收,正好可以填补冬枣成熟前的空档期。而且,甜瓜套种在枣树林下,枣树可以为甜瓜提供一定的遮荫,减少高温对甜瓜生长的影响,两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确定思路后,志愿服务队立即联动农业技术部门,依托行业帮扶资源,引进陕西阎良优质甜瓜品种“华蜜10号”(因其果皮白皙、口感脆甜,素有瓜中“白富美”之称),正式开启“枣瓜套种”试验。
“该模式充分利用棚内空间和光照资源,通过‘以短养长’,在枣树丰产前为枣农创造额外收益。同时,甜瓜种植有助于改善土壤微环境,可以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牛景华说。
金融活水“解忧难”,市场赋能拓销路
(图为牛景华向王冬冬讲解助农贷款优惠政策)
好模式落地,启动资金成了王冬冬的“拦路虎”。
“种子、薄膜、滴灌带……算下来投入不小,手头紧啊。”王冬冬的妻子赵俊俊道出了顾虑。志愿服务队了解后迅速行动,专程对接当地建设银行。
在该局的积极协调下,建设银行针对烟草零售客户开通了便捷优惠的“助农增收小额贷款”,有效化解了前期投入难题。
“赵姐,资料我帮您整理好了。咱们这个项目前景好,银行很支持!”志愿服务队队员李莹一边帮赵俊俊整理材料,一边给她打气。
在套种过程中,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成了枣园里的“常客”。他们定期到枣园里查看甜瓜和枣树的生长情况,记录植株的生长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种植方案。当发现部分枣林出现甜瓜白粉病时,志愿者们连夜联系当地植保专家,调配防治药剂,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病情蔓延。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付出,枣树和甜瓜套种模式终于迎来了丰收。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深知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命脉”,他们又化身“销售员”,帮助王冬冬联系收购商、入驻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真没想到,手机点一点,瓜就能卖到外省去。”王冬冬兴奋地展示着手机上的订单。
(图为志愿者们在王冬冬店里将采收的甜瓜装箱发货)
6月16日,田冬冬的店里热火朝天,志愿者们忙着将采摘回来的甜瓜分拣、装箱。
“以前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等着冬枣长大,现在好了,6月就能收获一茬甜瓜,多了一份收入,等冬枣熟了,又是进项。这日子,有奔头!”赵俊俊掰着手指头算着账,笑容灿烂。
枣树葱茏,瓜蔓蜿蜒。枣树和甜瓜套种模式的成功,不仅拓宽了枣农的增收渠道,更点燃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张雅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