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能不能用五谷来拼一幅《丰年图》?”“当然可以!艺术来源于生活,动手更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合肥市锦城小学的劳动教育课堂上,这样的对话时常发生。孩子们或专注绘画,或沉浸实验,或排练节目,课堂里洋溢着活力与创意,构成一幅现代教育下儿童成长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锦城小学学校秉持“砺志启慧,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育健康快乐、知书达礼、开拓创新的校园“小主人”。,积极构建以社团课程为核心支撑的多元课程体系。涵盖科技、艺术、体育、劳动等多个领域的特色社团课程,在校园中蔚然成风,为每一个孩子搭建了施展才华、探索兴趣的成长平台。
在科技课程《航天探险家》中,孩子们走进宇宙奥秘,以实验探究方式学习航天知识,激发科学兴趣。经过学习,二年级学生黄子轩能自如讲解火箭推进剂的原理,同学方宇轩、葛子玄则从专业视角分析航天服结构,展现出惊人的科学素养与专业视角。课程授课教师陈源表示:“我们不是在教授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引导孩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思维。”
艺术课程《诗词小画家》以古典诗词为载体,融合语文、美术、音乐等多学科要素,引导学生在艺术表达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学生们通过绘画再现古诗意境,既锻炼了美术技法,也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与热爱。“孩子们在画中读诗、在诗中作画,美与学在此刻达成了真实的联结。”美术教师如是说。
在体育领域,锦城小学同样表现亮眼。射箭社团作为全国射箭重点学校项目,多次在省内外赛事中获得佳绩。排球社团自2022年至今,持续在包河区、合肥市及省级比赛中斩获多项荣誉,2025年更是包揽包河区小学男子组、女子组双料冠军,展现出强劲实力。任丹丹老师荣获2024年全国小学生排球锦标赛优秀教练员称号。她表示:“成绩背后,是孩子们每天坚持训练的汗水与坚持。体育社团让他们在拼搏中学会坚持,在合作中学会信任。”
科技教育亦成果丰厚。信息学编程社团在2024年合肥市信息学竞赛中勇夺一等奖第一名,辅导教师荣获“合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物联网社团在全国青少年智能设计大赛中斩获金牌,辅导教师陈琼也被评为“包河区十佳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的高质量推进,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系统设计与持续努力。
如今,在锦城小学,跨学科项目课程、国画、羽毛球、舞蹈、篮球等丰富多样的社团课程交相辉映。课程之间互为补充、素养协同发展,孩子们在动手、动脑、动情的学习中自然生发对知识的兴趣与对未来的热望。“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点燃兴趣、激发潜能。”郭菁主任表示,“我们希望孩子在课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拥有通向未来的底气与能力。”
未来,锦城小学将持续深化特色社团课程体系建设,健全课程实施机制,推动课程文化品牌化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闪光。正如周静校长所言:“素质课程文化,是孩子一生受益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