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陵山东北部的湖北省利川市,连片的烟田绿意盎然。这里不仅是湖北省优质烟叶主产区之一,更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科技赋能、专业服务、部门协同为抓手,推动烟叶产业转型升级,让烟农增收更稳定,种烟更体面。
科技引领 种烟更高效
“现在社会对烟叶产业关注度高,烟草部门也免费为我们进行科技培训,很体面!”汪营镇职业烟农董明选感慨道,“经过培训,我们掌握了科学移栽、大田管理、绿色烘烤等技术,烟叶质量提高了,收入也上去了。”
田间培训
利川市局采取“课堂+田间”相结合模式,利用“订单式”开展职业烟农科技培训,年度培训达2480人次。通过培训,烟农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职业烟农人才队伍支撑。
同时,以示范为引领,按照中烟工业公司与行业科研单位合作工作要求,在基地单元建设万亩核心烟叶示范区,开展田间现场“中高烟”生产技术讲解,让烟农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推动烟叶生产关键要素全覆盖,实现农、工、商三赢。2024年,上等烟比例提升至68%以上,烟农户均收入突破14万元。
机械化助力 种烟更轻松
在文斗镇安山村,职业烟农刘凯成仔细观察烟叶生长情况。“植保专业服务队即将开始无人机飞防,一台植保无人机每天作业300亩,抵30个人工,用药量还节省30%。”他笑着说,现在种烟轻松,告别了“肩挑背磨”历史。
机械化作业
为减轻劳动强度,利川市局充分发挥烟农专业合作社服务职能作用,组建了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五大专业化服务队,提升烟叶种植专业化服务水平。
围绕提升机械作业水平,该局添置剪叶机、旋耕机、起垄机等农用机械,让烟农种植烟叶更加省心、省力、省时、省工。如今,各类农机已成为烟叶生产中的“标配”,五大专业化服务作业覆盖率达到80%-100%。
目前,拥有各类农机近2000台/套,烟叶磅组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了从育苗到烘烤机械化作业,推动了产业发展和烟农增收驶入“快车道”。
政策护航 种烟更放心
生产投入有保障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利川市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政策支持,组织配套种植保险和“烟农贷”等保障措施,为烟农提供放心的种植环境。
“种烟最怕两样——缺资金和遇天灾。”汪营镇职业烟农黄才刚说,“现在有了‘烟农贷’和烟叶保险,种烟心里踏实多了。”
年初发放“烟农贷”
为缓解资金压力,利川市局(营销部)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烟农贷”,年初上门服务办理‘烟农贷’流程手续。今年累计发放贷款6000余万元,惠及1395户合同户烟农。
同时,推进烟叶商业保险纳入政府农业保障体系,行业与地方财政共同投入499.57万元参保,实现烟农“零出资”享受种植保险理赔普惠制,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种植风险,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让烟农吃下“定心丸”。
“下步,我们将继续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烟农种烟更轻松、收入更稳定、生活更幸福,让种烟真正成为更有吸引力、更为体面的职业。” 利川市局负责人表示。(杨秀明 张小溪 覃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