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厂谢红俊同志成功获评2024年河南省企业“创新达人”荣誉称号。一则好消息伴随着六月的晨风吹到了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驻马店卷烟厂。
“红俊爱钻研、技术强、能创新,这项荣誉对他来说是实至名归。”这是同志们对谢红俊的一致评价。自他参加工作以来,就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成绩单:“驻马店市技术标兵”“驻马店市技术英杰” “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一项项荣誉更是谢红俊作为一名电气维修技师多年来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的有力见证。
追逐光,创新路上的“奔跑者”
2010年的夏天,还是学徒的谢红俊发现师傅经常在卷烟机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仔细观察着一盘盘卷烟纸从安装到运行再到拼接。
谢红俊怀着好奇心跟着师傅一同观察,“这些卷烟纸拼接剩余量差不多都在15米左右,你觉得能采取措施降下来吗?”师傅望着站在一旁的谢红俊问道。
“卷烟纸拼接剩余量是卷烟机出厂就限定的,烟机厂那么多高级工程师、专家都没有解决办法,咱们一个技术工人能解决了?”谢红俊小声嘀咕道。
“凡事都有第一次,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师徒二人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不厌其烦的演练、试验、论证,历时3个月,通过采用独立的PLC控制系统,优化调整变频器参数,成功研制了卷烟纸微剩余自动拼接装置,拼接后的剩余量从原来的15米左右降低到不足2米。此项成果获“河南省QC成果一等奖”,同时,荣获公司科技项目“二等奖”。
通过这次创新活动,谢红俊不但收获了从“不可能”到“可能”的喜悦,也点燃了他心中技术创新的火种。
成为光,技术难题的“攻坚者”
“勇于创新、追求卓越”是谢红俊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多年不变的信念,秉持这份信念,他扎根一线不断成长,在技术创新、课题攻关中敢想敢为,善做善为,逐渐成为电气维修方面的技术能手。
车间卷接机剔除鼓轮使用时间久了,出现磨损现象,从而造成负压风泄露,滤嘴缺失等问题,谢红俊尝试着改进鼓轮剔除控制装置。此举不仅有效剔除了缺陷烟支,而且提升了设备效率,还降低了因频繁更换剔除鼓轮造成的成本损失。
“只要能解决问题、提升效能的都是创新。工作中、生活中的创新点太多了,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研究,一切皆可创新。”工作中的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公式、数据,画着一些结构简图,一个个看似凌乱的字符,却是他从“细“着力,从”精“入手的最好佐证。
长久以来,谢红俊秉持不断探索、创新超越的精神,聚焦生产制造过程开展课题攻关、创新改善,还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参与各项创新活动,收获了累累硕果。19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项成果获中国质量协会QC优秀成果奖, 5项成果获中国质量协会优秀六西格玛项目。
散发光,创新人才的“领路者”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谢红俊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创新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针对车间创新人才不足、创新力量薄弱的问题,作为工厂“李军民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成员,谢红俊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一整套技术创新的经验和“绝招”,传授给有需要的同事,努力做好传、帮、带、教工作。“敢想更要敢干,再难解决的问题,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离成功不远了。”谢红俊经常教导徒弟,要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
谢红俊还参与了行业电气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编写和审核,主持编写了ZB45封装机电气实操题库,在行业电气维修职业技能竞赛中担任裁判。
如今,谢红俊从维修学徒变为技术骨干,从创新的参与者变为组织者。在这场关于个人成长与技术创新相互碰撞的征途中,再次证明了:唯有深耕一线,才能在追逐光的过程中成为光,最终散发熠熠星光……(张艳 李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