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一届中国机场建设年会在大连举行

2025-06-12 15:41:38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2025年6月12日,由中国航空学会指导,中国航空学会机场基础设施分会、中国机场建设网、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机场建设年会在大连世博会展中心开幕,吸引了全球200余家民航机构、企业

 2025年6月12日,由中国航空学会指导,中国航空学会机场基础设施分会、中国机场建设网、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机场建设年会在大连世博会展中心开幕,吸引了全球200余家民航机构、企业及权威专家逾千人参与。

年会以“发展低碳新民航 数智赋能民航新基建”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3个平行分论坛+成果展。主论坛汇聚40余位国内外专家,围绕“基于建运一体化的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智能建造为核心的工程建设与施工管理”和“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展开研讨,大家分享前沿理念、探讨技术创新、整合行业资源,为推动我国航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论坛还设置了中国机场工程建设优秀成果展,来自国内机场规划设计单位、施工建造企业、设备与材料供应商、航空地面专用设备等258家企业代表参加。

此次年会重点聚焦正在建设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开设3个主题的分论坛,邀请到40余位专家围绕“地基处理施工及变形控制”、“混凝土耐久性”和“航站楼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核心技术环节,为工程“问诊把脉”。项目设计单位参加年会成果展并作主题发言,和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同时,组织与会专家实地踏勘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现场,对项目进行深度考察和技术指导。

在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自2014年面向全球征集的设计方案中,北京建院(BIAD)设计联合体的“二级放射构型”方案脱颖而出。该方案从中心点向三个方向两次放射,形成6条候机指廊,建筑轮廓包络在直径1100米的大圆内,三向对称的均衡形态有效缩短旅客步行距离。航站楼采用分三区运行策略,每个区域具备独立的值机、安检、候机设施,既满足基地航司协作需求,又便于国内国际航班中转衔接。国际区域设计具有高弹性拓展能力,通过调整玻璃隔断即可实现国际区域渐进式扩展,最多可提供33个国际近机位,满足1600万人次的国际终端容量需求。创新采用“双层出港送站模式”,结合传统高架桥车道边与停车楼顶辅助车道边,在紧凑构型下提供充足车道边长度。停车楼与航站楼间距仅58米,各类交通方式换乘距离不超过100米,地下一层轨道站厅与安检间距46米,实现“空轨零换乘”的便捷体验。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自去年3月以来,填海回填0.57亿方,累计完成1.87亿方,形成陆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完成工程总量的94%,计划年底前全部完工。开展深层地基处理2.1平方公里,完成桩基础施工2067根,预计2028年主体工程竣工。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