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周口实践】778.2公斤!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豫农931”商水夺高产

2025-05-31 19:50:4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本台讯 “三夏”麦收传来好消息,5月30日,商水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家对高标准农田内首次规模种植的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豫农931”进行实打验收,测产结果平均亩产为1556.4斤。实测现场,专

 本台讯  “三夏”麦收传来好消息,5月30日,商水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家对高标准农田内首次规模种植的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豫农931”进行实打验收,测产结果平均亩产为1556.4斤。

实测现场,专家组依照农业农村部小麦高产创建验收办法,在种植有“豫农931”的千亩方内随机选取1.036亩、1.030亩和1.010亩3个实打验收点,先后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经过现场称重、除杂、测定水分等环节后,专家组当众宣布测产结果。

“豫农931”测产专家组组长杨光宇按国家小麦粮食入库安全含水量 12.5%计算,不计机收损失,千亩方实际平均亩产为778.2 公斤。

听到专家组宣布的实测产量,种植户张留群高兴地告诉记者,为了选种豫农931,自己连续考察了两年,发现其在河南省赤霉病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均排在第一位。这种既高产又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令自己心动不已,果断打造了一个千亩方。

商水县种粮大户张留群说:“我种了有五、六个品种,今年还数这个品种表现是最好,它的抗性,抗黄花叶病,还抗赤霉病,还抗锈病,所以说今年产量比去年一亩地提高200到300斤。”

农业专家介绍,小麦赤霉病可防可控不可治,被称为小麦的“癌症”,小麦主产区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用于防控赤霉病。为了从源头解决或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保障粮食安全,河南农业大学殷贵鸿育种团队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抗病虫高产小麦新品种设计与培育”支撑下,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攻关,综合运用常规定量育种+双单倍体育种(DH)+基因聚合育种+抗病性和抗逆性鉴定等先进技术,定向选育出高产、抗赤霉病的“豫农931”,是目前黄淮麦区稀缺的兼抗赤霉病、条锈病黄花叶病的小麦新品种,具备高产、多抗、广适的显著特点,高产田产量水平每亩在650到850公斤。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殷贵鸿说:“它的产量三要素比较协调,平均比较着对照品种增产8.2%,这个品种特别是高抗条锈病、高抗黄花叶病、中抗赤霉病。中抗就意味着赤霉病发生的时候,一般的年份不用防治,如果是大发生年份,那可能就防治一遍药就行了。这个品种也被农业部定为国家生物育种重大专项的标志性品种,这是北方麦区的唯一一个新品种,所以这个品种就是推广前景特别广阔。”

农业专家表示,在今年干旱、干热风的严重影响下,“豫农931”平均亩产仍能超过770公斤,充分显示了该品种高产稳产的特点,尤其是突出的赤霉病与条锈病抗性,为解决小麦生产中的关键瓶颈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种支撑,适宜在黄淮南片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以及在江苏省和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湖北省襄阳市和随州市引种。

周口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张东良说:“就目前来说在黄淮地区、在周口全市,抗小麦赤霉病品种目前来说在生产中还没有。今后为了减轻小麦生产的风险,在周口市,甚至黄淮地区,应该推广抗赤霉病、抗黄花叶病毒病、抗条锈病的这些高产品种,‘豫农931’推广的前景和潜力都很好。”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振伟 陈帅文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