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壮大蔬菜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2021-05-24 15:27:2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蔬菜产业是特色富民产业,更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之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对发展特色产业作出重要指示和要求。农业大市周口立足资源优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蔬菜产业发展模

本台讯  蔬菜产业是特色富民产业,更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之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对发展特色产业作出重要指示和要求。农业大市周口立足资源优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正在忙着打理蔬菜的小伙叫张俊杰,打小就跟着父亲种植蔬菜,年初,他家的蔬菜大棚“鸟枪换炮”,令小张激动不已。

小张家新换的蔬菜大棚是第7代温室大棚。新棚不仅仅是大,还有了“科技范儿”,施肥浇水实现了自动化。”扶沟县柴岗乡西营行政村张俊杰说。

“现在都是智能的,卷帘机是全自动的,浇水都自动的,施肥有施肥机。”扶沟县柴岗乡西营行政村张俊杰说。

小张家换上如此先进的新大棚得益于扶沟县实施的“政府建园区、菜农租赁经营”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既减少了菜农的投资,减轻了经济负担,又降低了种植蔬菜的风险,极大调动了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去年一年我乡增加了2000多亩设施蔬菜面积,并且呢有200多户农民加入了这个蔬菜生产的行列。”扶沟县柴岗乡蔬菜办主任张长江说。

目前,扶沟300亩以上的蔬菜园区有118个,千亩以上的蔬菜园区12个。蔬菜播种面积52万亩,产值46.8亿元。蔬菜产业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带动脱贫户6100多户。

“我们加强人才的支撑,现在成立了扶沟县蔬菜发展服务中心,成立了一支懂蔬菜、爱蔬菜的专业型的干部队伍,我们在全县成立了蔬菜发展协会,打造一支会种菜、爱蔬菜的专业职业农民。我们通过一系列创新的举措呢,真正的使扶沟的蔬菜这个菜篮子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大产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扶沟县人民政府县长崔卫国说。

扶沟的张俊杰在忙着种蔬菜,这边太康的丁建伟正忙着招呼工人进行脱水蔬菜生产,一棵棵新鲜蔬菜经过工人的分拣、洗涤、烘干成为了可口的休闲食品。在这里,一棵蔬菜实现了华丽转变,本身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在由一产向二产转变,像有机花菜,老百姓拉到市场上能卖到五毛钱一斤,经过我们公司脱水加工,能卖五块钱一斤。现在老百姓收入也提高了,咱们工厂的经济效益也增加了。”河南银河盛脱水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建伟说。

丁建伟成立的河南银河盛脱水食品有限公司不仅有标准化生产车间,还有冷库,年储存各种果品、蔬菜近3000吨。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农户种植、企业回收加工、市场+销售的格局。目前,已与周边的12个行政村签订了种植合同,蔬菜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可以为种植户带来每亩4500元以上的收益。太康县王集乡李庄村村民李锦,去年种了20亩地的蔬菜,尝到甜头的她今年准备扩大到60亩。

“自从跟企业合作以后,我们也有保障了。去年种了有20亩地,收入有十多万,今年我想着比去年更好,以后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太康县王集乡李庄村村民李锦说。

目前,周口市蔬菜种植面积300多万亩,年产量900多万吨,产值200多亿元,蔬菜产业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2%。形成以扶沟为中心,辐射带动西华、淮阳、太康2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达到130个。全市6个蔬菜供港基地,面积达到8000多亩。以太康、扶沟、西华、郸城等为重点的优质西瓜和优质小辣椒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和80万亩。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75个,培育近2万人的经纪人队伍。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新疆、香港等省市和地区,同时销往新加坡、菲律宾、巴西、美国等40多个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指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对于周口而言,蔬菜产业就是我们的特色产业。我们以打造‘中原菜都’为己任,十四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蔬菜品种的科技研发、培育与推广,把蔬菜产业做大做优,使我们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带动70多万农民直接从事蔬菜生产。”周口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华说。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燕芝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