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日,记者在沈丘县付井镇顺达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看到,这里收购的玉米堆成了小山,很是显眼。前来售玉米的大小车辆络绎不绝,高耸的烘干塔低沉轰鸣作业、全速运转,一派繁忙景象。
“大家都别急,今天来多少,咱们合作社收多少!全部给大家托底!”看着合作社门口排起的长队,合作社女理事长李侠高声安抚前来售粮的农户。
人机齐上,收到家里才是粮。走进相邻周营镇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玉米种植片区,抢收工作正利用降雨间歇的“窗口”紧张推进。
“前几天俺可真是愁坏了!因为下雨导致土壤松软,收获机进不去。眼看着那么多的玉米收不了,全家人急啊!”马营村的种粮大户王银行回忆起当时的焦虑不安还心有余悸。
这不,王银行的忧虑很快有了破解之法。按照镇里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农业服务中心协调的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很快就轰隆隆地开进了王银行的玉米地。
“玉米收获过程中,除了做好农田排水工作外,我们镇组织农户采取‘人工+机械’互相配合的方式,能用农机的用农机,不能用农机的组织镇村干部、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抢收。”周营镇党委书记程健表示,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千方百计抓好抢收抢种,生产过程中农民缺什么,政府就要帮助解决什么,动用一切资源帮助群众减少粮损,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为秋种打好坚实基础。
据了解,秋收期间,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的调度安排下,先后有20余台大中型玉米收割机适时入田进行作业,帮助农民加快收获进度。截至目前,该镇40000亩玉米已收获39000余亩,占玉米收获面积的98%。
“为减轻连日阴雨天气对秋收的影响,我们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指导农民科学开展玉米抢收减损及后续晾晒、烘干、储存等管理。抢收方面,要利用降雨间歇抢收已成熟玉米,优先采用履带式收割机或人工收获。收后管理方面,引导农户及时晾晒与专业烘干相结合,对已霉变发芽的玉米单独存放。同时,要统筹推进小麦备耕备播工作,以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沈丘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文元表示。
沈丘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之一。眼下,秋收季节,阴晴不定,当地农民抓紧有利天时抢收玉米、并进行及时烘干、晾晒、储存,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目前,该县已将应对连阴雨、抓实“三秋”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精准研判农情,动态掌握雨情、墒情。
为缓解潮湿天气对玉米储存的影响,该县整合县域33个粮食烘干点、43台粮食烘干机和大型粮食收储企业资源,同步启动24小时服务,确保湿粮应收尽收、应烘尽烘,全力守护农民的“粮袋子”。
同时,自9月下旬以来,该县农机部门先后组织投入1564台各类大中型玉米收割机参与适时抢收玉米。截至10月15日,全县播种的80万亩玉米已收获79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8.8%。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沈琳桂 通讯员 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