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国庆假期,周口港小集作业区的建设者们依然奋战在施工一线。面对阴雨天气,项目部科学制定方案,与降雨“躲猫猫”,通过巧妙的施工安排,确保工程进度顺利推进。
沙颍河畔,秋雨朦胧中的周口港小集作业区建设现场,依然是一片忙碌的热闹景象。作为河南省首个按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定位的高标准港口项目,这个国庆假期,广大建设者放弃休息,坚守岗位。连续阴雨天气给项目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各施工班组采取针对性的施工策略,加强抽排水筹备,确保现场雨停即作业,灵活应对阴雨天气。
中交二航局周口港项目部技术部负责人刘佳豪说:“为了满足进度要求,我们在‘双节’期间,针对那些未受降雨影响的区域和码头下部区域,我们会优先安排工人和设备进行进行施工,比如房建的室内装修和码头下部结构的施工都会同步进行,保证工期不受降雨的影响。”
在码头设备安装调试现场,第二台岸桥和三台岸桥正逐个检测调试中,现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如何与降雨“躲猫猫”。
上海振华重工内河业务事业部周口港港机设备现场负责人李磊说:“为了抢抓工期,国庆期间我们安排了3套班组来施工作业。如果下雨的话,我们会进行室内的软件电器系统调试,如果天晴,我们会安排室外的一些安装工作,这样穿插进行,尽量减少阴雨天气对我们工作的影响。”
据了解,周口港小集作业区规划建设22个2000吨级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达176万标箱。其中一期工程包括13个泊位,设计年吞吐量100万标箱。作为内河第四代港口,项目采用“自动化岸桥+无人集卡+智能场桥”系统,配套建设进港公路和集疏运铁路专线,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目前周口港小集作业区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码头前平台预制梁已全部架设完成,1日至10日泊位主体已完工,在堆场区域,四台自动化轨道吊已具备通电调试条件。预计10月底,一期13个泊位将全部交付,年底码头将通港运营。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赵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