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2025年5月,周口市“首创首成”,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周口市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中,周口市博物馆副馆长齐中华以文化为笔,将博物馆这一城市文明窗口打造成传播文明、凝聚力量的重要阵地,用扎实举措书写文博人的担当。
作为周口市博物馆副馆长,齐中华始终把文物资源活化利用作为助力创文的关键。他牵头策划并参与“周口考古成果展”“中国战斗——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等30余个主题展览,从梳理历史文脉到唤醒红色记忆,让一件件文物成为文明的“讲述者”,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博物馆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齐中华说,“我们始终思考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使文化资源真正服务于文明城市创建。通过这些展览,希望观众在参观中触摸文明脉络,为创文注入深厚文化底蕴。”
让观众真切感受文明、深度体验文明,是齐中华对博物馆服务的不懈追求。他推动场馆完善无障碍设施、规范标识系统、搭建智慧导览平台,全力将博物馆打造成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第一客厅”,让每位参观者在舒适便捷的环境中沉浸式品味文明的独特魅力。
“为让博物馆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第一客厅’,我们坚持服务标准化、精细化,让每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温度。”齐中华表示。
在拓展文明传播广度上,齐中华积极创新载体形式。围绕“我们的节日”,他策划开展“刷活《千字文》”“元宵猜谜”等特色活动,将核心价值观与文明礼仪巧妙融入其中,惠及6万余名青少年,年均接待研学团队200余批次;同时推动“流动博物馆”深入基层10余次,打通文明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凭借突出表现,他荣获河南省“2024年社科普及志愿服务表现突出指导员”称号。
“这份荣誉是奋进的号角,更是肩头的重任。”齐中华说,“我会始终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用更扎实的行动让博物馆这扇‘文化窗口’愈发璀璨,为文明城市建设发展持续注入文博力量。”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