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县赵德营镇:农技“零距离” 玉米田管有“粮”方

2025-08-08 21:02:01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本台讯 8月8日天蒙蒙亮,在沈丘县赵德营镇王其庙村的玉米地里,镇农业技术推广员郭伟蹲在一垄长势正旺的玉米旁,拨开叶片,手指一株玉米棒,声音洪亮地讲解:“大伙看,眼下籽粒正‘长个儿’,关键

 本台讯  8月8日天蒙蒙亮,在沈丘县赵德营镇王其庙村的玉米地里,镇农业技术推广员郭伟蹲在一垄长势正旺的玉米旁,拨开叶片,手指一株玉米棒,声音洪亮地讲解:“大伙看,眼下籽粒正‘长个儿’,关键得很!雨是解了渴,可水过地皮湿,咱后续管理得立刻跟上,追肥补劲、防病治虫,一个都不能松。”

这生动一幕,是赵德营镇“田间课堂”的寻常一景。赵德营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打赢秋粮保卫战的系列要求,迅速将“秋粮管理”列为头等任务,面对玉米授粉结束、籽粒建成的关键产量形成期,农技人员直插地头,把“田间课堂”开在田间地头。

“我们把课堂搬到地头,让技术跟着农时走、围着农户转,有啥问题当场解决。”该镇农业综合站主任刘耀辉说道。“技术员手把手教咋看苗情、咋为玉米防病,太实用了。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现在心里亮堂多了。”王其庙村种植大户侯虎山直呼“听得懂、用得上”。

服务不仅在地头,更在“格”中。该镇依托8个管理区,织密“网格包户”责任网,网格员化身农情“侦察兵”和技术“二传手”,对包联农户定期回访,紧盯措施落地,针对大户“开小灶”,量身定方案,针对新手“扶上马”,全程跟踪教,确保每块田都有人管、管得好。

雨后的田管,核心是“快”和“准”。在小刘营村的田边,挖掘机正轰鸣着加深排水沟渠。种植大户刘成立指着刚清理好的沟渠说,“为了防止下大雨田间内涝,镇里组织提前挖沟清淤,还指导在地头挖蓄水坑,心里踏实多了。”

持续的降雨增加了玉米病虫害风险。赵德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加密监测点巡查,通过微信群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和防治要点。“雨一停,技术员就来地里查看有没有病害苗头,指导配药打药。早发现、早扑灭,才能保产量。”程寨村村民李大娘笑着说。同时,镇里正紧锣密鼓筹备玉米生长中后期的“一喷多促”作业,通过一次喷施叶面肥、调节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药剂,实现防病、治虫、促灌浆、防早衰、增粒重。

据统计,该镇“田间课堂”已开展线下培训36场次,覆盖各类种植户600余户,解决各类技术难题117个。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管好秋粮田,是必须扛稳的政治责任,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将农技骨干、党员干部、网格员嵌入服务链条,把组织力转化为稳产增产的战斗力,从‘田间课堂’的精准滴灌,到‘网格包户’的精细呵护,再到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案,形成一套党建引领下的粮食生产服务保障体系。下一步,我镇将持续以‘零距离’服务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为秋粮丰收筑牢根基。”赵德营镇长杨晓丽说道。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沈琳桂   通讯员  刘艺文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