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一段时期以来,在广大建设者的努力下,周口港小集作业区首台自动化集装箱设备已完成总装,标志着周口港向智能化、绿色化现代港口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也为年底开港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高达32米的橘红色“钢铁巨人”在周口港小集作业区码头巍然矗立。这是我省内河港口首台投入安装的自动化集装箱岸边起重机(岸桥),这台自动化岸桥与后方堆场的全自动轨道式集装箱龙门吊(场桥)已形成呼应之势。
上海振华重工内河业务事业部周口港港机设备现场负责人李磊说:“第一台自动化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组装工作已圆满完成,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组装后的穿线及各辅助机构的安装工作。自动化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整机高度约30米,大梁前身距18米,轨距20米,吊距下荷载41吨,起升高度10米,自动化作业效率每小时25箱。”
作为我省内河航运“11246”工程的龙头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周口港小集作业区规划建设22个泊位,年通过能力176万标箱。其中,一期工程正加快建设,新建13个2000吨级泊位,是我省首个定位为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的高标准港口项目。自动化岸桥的成功安装,为周口港年底开港运营按下了“加速键”,也预示着河南内河航运智能化升级的新篇章即将开启。
河南交投港航周口港务公司设备信息部经理周旋说:“这是我省首台码头‘智慧装卸工’,也是目前省内智慧化程度最高的港口码头装卸设备,整体配置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设备投运后,将与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等智慧设备联动,实现港口集装箱装卸、水平运输以及堆场作业等全流程自动化。”
目前,周口港小集作业区一期工程正全力冲刺三季度,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已占年度计划的73.91%,总体施工进度完成约86%。随着核心装卸设备的陆续安装到位,一个现代化的内河航运枢纽正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赵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