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范书记,快进屋坐。这轮椅可真是及时雨啊。”7月2日,接过崭新的轮椅,红花集镇王桥村村民李阿姨拉着驻村第一书记范恒磊的手,眼角泛起了泪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由省纪委监委驻村第一书记范恒磊协调组织的助残帮扶活动,如夏日清风,吹进了王桥村残疾群众的心坎里。
此前,在深入走访中,范恒磊发现村里部分因病致残的群众面临诸多生活困境:有的因家庭困难,只能依靠简易木板凳艰难“代步”;有的虽手握病历,却因行动不便,迟迟未能办理残疾证。村民紧锁的眉头,成了范恒磊心中的牵挂。他立即行动,积极对接省、市、县残联,促成了此次精准助残行动。
活动当天,一支由市、县残联工作人员和专业评残医生组成的“爱心小队”,在范恒磊的带领下,穿梭于王桥村的街巷院落。每到一户,评残医生都细致查阅病历、认真检查身体、耐心询问状况,严格对照标准进行专业等级评定。工作人员则化身“贴心管家”,现场指导村民填写申请表、协助整理材料,提供残疾证办理的“一站式”服务。“俺这残疾算几级?”“补贴啥时候能拿到?”面对村民的疑问,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掰开揉碎讲明白,直到村民们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
最让群众感动的,是“行走的希望”送到家。当崭新的轮椅被逐一送到行动不便的村民家中时,工作人员更是半跪在地,手把手地教授如何调节座椅高度、正确使用刹车。摸着光滑的轮椅扶手,李阿姨动情地说:“范书记不仅帮俺联系医生上门办证,还把轮椅直接送到家门口,困扰多时的难题终于解决了。共产党的干部,真是咱的贴心人。”
此次“七一”助残活动收获满满,多名行动不便的村民足不出户完成了残疾评定并顺利办证,4台崭新的轮椅找到了急需的“主人”。
范恒磊表示:“未来将继续当好惠民政策与村民之间的‘连心桥’,推动更多帮扶措施在王桥村落地生根。这场特别的‘七一’助残活动,不仅是对党的生日献上的深情告白,更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基层一线书写了‘人民至上’的暖心答卷。”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俊杰 通讯员 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