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周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纳入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核心的周口港,此次成功跻身“国家队”,将迎来建设发展的重大机遇。
6月27日,记者在周口港范营作业区看到,一个直径近16米、长度超百米的“钢铁巨无霸”——中国出口海外最大直径盾构机,从郑州陆路运抵周口港。这批货物共计8件,在周口港组装后,经内河转海运送往澳大利亚。这台超大盾构机的运输,不仅彰显了周口港承接超大型货物的硬实力,更是其成功跻身国家物流枢纽的有力印证。
周口港口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瑞刚说:“前期,周口港主要以粮食、吨包、化工产品、矿石和煤炭运输为主。随着我们周口港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港口的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周口港的运输能力逐步提升,承运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此次盾构机通过公路运输到我们周口港,这说明我们周口港的物流通道,内河航运优势,还有我们的价格优势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受到众多厂家、商家的认同。”
据介绍,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区位于周口临港开发区,规划面积约8710亩,将重点打造多式联运、大宗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等九大功能区。它地处河南“米”字形高铁网与密集公路、水路网的关键交汇点,周边产业集聚,为枢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和产业支撑。近年来,周口市充分发挥中部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主动融入黄河、淮河生态经济带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中部便捷的水运出海大通道。
“近年来,周口临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我们成立了申建专班,抢抓国家物流枢纽战略布局调整机遇,立足中原出海新通道,积极搭建了三大平台,即小麦交易平台、玉米交易平台、进境粮食监管平台。我们又积极运营三大中心,煤炭分拨中心、木材分拨中心、建材分拨中心。我们实施三大港航合作战略,第一个就是我们要做强珠三角、做密长三角衔接东南亚战略,第二个战略是我们实行六省七港大联动,积极打通西南大通道。第三个战略是我们衔接中欧班列,积极拓展公铁水联运。通过三大平台、三大运营中心、实施三大战略,我们周口港的集装箱散货吞吐量连年快速增长,周口港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提升。”周口港口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瑞刚表示。
目前,周口港是河南省乃至淮河流域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港口。已建成8个规模性港口、97个泊位,初步形成了以周口港范营作业区为龙头竞相发展的态势。周口港从2019年至今,已陆续开通至上海港、连云港港、太仓港等23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和至美国洛杉矶长滩港、迈阿密港等17条外贸水运通道。货物集散覆盖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六省(区),辐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此次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意味着周口将在国家规划、政策、资源等方面获得有力支持。这将极大加速周口枢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对打造区域性物流高地、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服务产业升级、带动周口乃至中原腹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利好,让众多物流企业倍感振奋。
河南驿致通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家旺说:“我认为有三大利好,第一个利好,从生产性企业来讲,会将货物卖的更远,因为长久以来周口当地的企业,包括我们背靠西北的企业,重工业、生产性企业都是依赖于公路、铁路,在经济下行的今天,大家都在谈降本增效,其实水路建设就是降本增效一个部分,因此会把我们的货卖的更远。第二个,对于港口来讲,会加大港口的吞吐能力,增强港口的揽货能力,对港口的建设及港口经济总量会有非常大的利好。第三个来讲,对我们企业来讲,将增强我们的揽货能力,提高跟客户之间的黏性,进一步促进临港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航道升级到航线增加,从辐射范围增大到货物吞吐量的年年增长,再到跻身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队”,周口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的加速构建和全球水运网络的延伸,这座中原腹地的港口,有望成为撬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赵俊伟